第A30版:城事/影像·气象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今明两天榕城晴冷
乡愁是童年的味道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愁是童年的味道
本报“留住乡愁”活动收到1700多张照片;今后还将陆续推出主题摄影征集活动
我的故乡徽州(拍客“福玖依姆”摄)
留守的老人(拍客“小毛驴”摄)
童年的板车(拍客陈洪波摄)
老人在整修屋顶,他的子女今年又没回家(拍客张新摄)
 

N本报记者 王林成

本报讯乡愁两个字,寄托着很多国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从1月20日开始,本报“嗨!都来拍”栏目推出“留住乡愁”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以来,经统计,上周截止之后,共收到了近500名读者的1700多张乡愁照片。

“童年的板车是我心中的乡愁”;“乡愁是那散发着芝麻香的光饼”;“常看到很多留守老人,不由想起家乡的长辈们”……不同人的各式乡愁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展现并传递。近一个月以来,本报也已选登了30余幅优秀作品,其中一些照片引发了不少读者的讨论和共鸣。

拍客陈天奇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让政府部门和寻常百姓,对乡愁多了一份思考。而海都报这次“留住乡愁”征集活动,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让他很有参与的欲望。

在今年春节期间,感受年味,拍摄乡愁,成了不少海都报读者的选择。单单本报“嗨!都来拍”栏目公共微信号,在本次征集活动期间,就新增了一千多名粉丝。同时,还有不少读者通过邮箱等方式,发来了自己拍摄的照片和附带的文字。接连几天发来十余张乡愁照片的王先生说:“对于乡愁,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样,能打动每个人的乡愁也不尽相同。希望海都报以后能多办这种活动。”

本周来,仍有不少读者向本报询问:还能不能投稿乡愁照片?本次“留住乡愁”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已于上周日截止,进入评选阶段,因此将不再接受新的投稿。

不过接下来,本报还将通过“嗨!都来拍”栏目,陆续推出各种形式的主题摄影征集活动,使这种与读者互动的方式成为常态。希望广大读者在生活中,多多捕捉精彩动人的瞬间,通过“嗨!都来拍”微信公共号,和我们分享。

嗨!都来拍

“城市表情”等待你的好图。好摄之友们,生活中遇到好玩的、有趣的、感人的,别忘了捕捉下来发给我们。作品要原创,别侵犯了他人版权。作品一经采用见报,最高将有400元的稿酬奖励。

通过邮件方式发送至图编的邮箱173729813@qq.com。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