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章微
本报讯 春节期间,西安一幼儿吃开心果呛亡,引起广泛关注,不少家长认识到给幼儿喂食坚果的危险,但类似意外仍频频发生。前晚,福州省立医院接连做了三台手术,对象都是被坚果卡喉的一两岁幼儿。手术中,医生从他们的气管里取出瓜子、花生等坚果。目前,三个孩子已转危为安。医生提醒,预防胜过急救,3岁以下孩子尽量不要吃瓜子、花生、蚕豆等坚果,硬币、纽扣、徽章等细小物件也要远离孩子。
案例 气管里坚果被取出三孩子转危为安
嘟嘟(化名)只有1岁9个月,家住莆田。大约半个月前,嘟嘟趁大人不注意,抓起一把瓜子就往嘴里塞。嚼着嚼着,孩子突然剧烈咳嗽,脸都憋得紫红。家人赶紧把孩子送到当地医院。但因为嘟嘟太小,不肯配合做CT,无法确定是否有异物卡住气管,一直没有手术取出。
此后半个月,嘟嘟一直咳,有时一连咳好几分钟,憋气很严重。晚上睡觉,家长也能听见孩子喉咙处发出“呼哧呼哧”的怪声。上周六,嘟嘟转院至省立医院。周日晚上手术时,医生通过小孩专用的气管镜,从孩子的支气管里夹出半片黑瓜子壳。
也是在上周日,长乐一名2岁男孩明明(化名)被送到省立医院急诊。50多天前,明明也是突然开始剧烈咳嗽,脸憋得通红。接下去几十天,明明时不时咳嗽,还反复发烧,当快步走或哭闹时,也喘得特别厉害。
当地医生一直把明明的症状当成气管炎进行治疗。最近,明明越咳越厉害,家长才带到福州大医院急诊。一查,也是异物卡在气管里。明明的手术安排在嘟嘟之后,医生在他的支气管里夹出了一小瓣花生。
紧接在明明手术后的,是一名1岁5个月的男孩木木(化名)。几天前,木木吃花生时,疑似受到惊吓,一小瓣花生呛进了气管,卡在右支气管里。医生说,坚果卡喉不可轻视,要是花生再大一些,或者卡在喉部最窄的声门中,这两个宝宝有可能窒息死亡。
调查 5岁以下幼儿最易坚果卡喉
“春节到现在,我一个人就碰到了8个气管异物的病人,都是小孩。”参与上述手术的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黄少鹏说,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危重急诊之一,约80%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儿,治疗不及时,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
黄少鹏介绍,异物进入气管,会引起剧烈的呛咳、憋气;如果异物卡在喉部最窄的声门,可导致高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当异物进入更深的支气管内(一般只进入一侧),症状反而缓解,但若未及时发现,或不能及时取出异物,时间一长,异物周围的气管黏膜组织会产生继发性炎症或被肉芽包裹,阻塞支气管,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可能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他说,异物卡入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自行咳出的几率比较小,很多需要通过手术取出,手术的风险很大。
急救 学学“海姆立克急救法”
黄少鹏医生说,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吃坚果时发生剧烈呛咳、憋气或呼吸困难,可在急救车赶到前试试“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为:
5次拍背法:将患儿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5次压胸法: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动作要轻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预防 孩子吃东西,千万别逗乐
黄少鹏说,婴幼儿后牙尚未长出,咀嚼功能差,经常吞咽一大块食物,且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容易使食物呛入气管。小孩吃东西时,若同时说话、哭笑,或遭到惊吓,就很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
“预防比一切急救都重要。”黄少鹏提醒,3岁以下孩子最好不吃坚果,硬币、纽扣、徽章等细小物件也要远离孩子。此外,大人千万不要在孩子吃东西时,逗乐孩子,也不要在孩子哭闹时,给孩子强行喂食。
他特别强调,孩子年龄小,还没有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孩子剧烈呛咳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口中、手中、周围是否有食物,送医后如实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