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房产/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地产圈 人就这么“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产圈 人就这么“活”?

 

N本报记者 邱岩

开豪车、品美酒,西装革履,一身名牌,出入高端会所,住着奢阔豪宅……这恐怕是大部分圈外人对地产人的普遍印象。然而,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地产人的压力与无奈、挣扎与竞争,都是这群地产精英们有口难言的苦衷。地产人,究竟是怎么个“活”法?

TA 从乙方到了甲方

“天天‘夜总会’,时间都耗这了。”

2月8日:“老周,听说你到甲方啦?”“是啊,多过来喝茶啊!”

2月14日:“老周,咱见个面?”“不好意思,现在开会不方便,晚点再联系吧……”2月21日21:00:“老周,下班没?”“还在开会,还在开会……”

直到上周六晚9点,刚下班的老周终于给记者回了电话。他说,自从到岗后,每天都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有时还会加班到凌晨,办公室里甚至还有人不吃不喝从早忙到晚,“很多朋友都问我怎么‘消失了’”。

老周不是一个没见过“大阵仗”的人。早在来甲方之前,他曾作为一家知名房地产代理公司的中层,统筹五个项目,堪称经验老到、久经沙场。

即便如此,他还是感慨“时间都去哪了”。“在这里,老板强调的是销售业绩,一切工作都跟销售挂钩,压力确实很大。”

其实,更让老周撑不住的是他的老胃炎,还有他尚年幼、需要父爱的孩子。

□记者视角

高薪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据上市公司高管行业薪酬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排名第二。由于销售规模增加,扩张步伐加快,盈利水平不低,地产行业已成中国高薪行业之一。

与高薪相伴的就是加班,其中产品设计和营销策划是工作强度最大的两个部门。因为他们与市场直接挂钩,是企业命脉。

但是,“忙”不应成为地产人的主旋律,这个行业里的人早晚会变老,今天的一切都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毕竟钱赚了,还得有身体花才行。

TA 自比“雇佣兵”

“哪有新项目,就去哪。”

两年前,记者初次与叶敏(化名)见面,是在金融街一座写字楼项目;两年后,他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另一全新的商业地产项目——依项目而动,对他来说早已如家常便饭。

“选择标准看项目的吸金力,还得看领导能给的权限,所以虽然职位一直是经理,但始终握着实权。”叶敏所瞄准的大多是中小型房企,项目少、领导少,这样往往能省去繁冗的“中间领导”和审批环节,等项目卖得差不多了,也就是他物色新项目的时候。

“这几年,原来做零售的、餐饮的、电子的、挖矿的都来做地产,在建的项目也不多,基本就是小体量,老板对地产行业不够专业,这就给我带来了许多机遇。”

在很多地产人的眼里,他很活跃,但他却觉得:“像个雇佣兵,没有长期规划,大多都是一锤子买卖。”

□记者视角

踩点式跳槽难走远

据国内某社交媒体2013年的报告显示,房地产行业跳槽率高达33.8%,位列“年末人才跳槽十大高危行业”第二位,仅次于IT业。

其中,如叶敏一样的职业经理人正是跳槽主力。对他们来说,准确的踩点、灵活的供职思路最为重要。但是,据记者了解,许多经理人在多年频繁调动、四处转战之后,依然原地踏步,而随着今年地产行情逐渐微妙,又有多少职业经理人能过着“好日子”?

TA “炒”了领导

“伴君如伴虎,不如一走了之。”

“跟对领导,很重要;跟对老板,最重要。”这句话,被许多圈内人奉为至理名言。

“知道吗,老板要求我们楼盘沿江组团要卖20000元/m以上,不看江的楼栋要卖15000元/m以上。”一位城南板块楼盘营销人员向记者透露,如此销售指标,让整个营销团队倍感压力。

不仅如此,另一家本土房企,2013年的全年销售额约为60亿元,而老板给2014年度制定的销售目标则达到了70亿元。但在年初销售不佳、信贷再度收紧的大背景下,许多圈内人都对实现年度任务不太乐观。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在开春后的高管变动潮中,有相当一部分高管正是由于“卖得不理想”而导致将帅不和,最终挂印离职。

□记者视角

好人才需要好制度保驾

有多少人是因为“将帅不和”而离职出走?这不好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少。

尤其在许多家族型地产企业,老板的个人好恶直接决定麾下人才的去留——而员工与老板对市场期待的差异,往往是双方分歧的开始。但是老板也有自己的压力,高昂的拿地成本倒逼他们必须保证高价。于是员工与老板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不过,我们依然相信,随着地产界不断健全发展,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内部制度也必会更加完善,科学的数据、报表会代替老板的亲疏喜恶,通畅的理性建议渠道与分析制度,终会说服老板的个人意志。在合理的拿地思路与理性运营下,老板与员工也将重归一致。

TA 希望突破

“六年了,必须要变一变。”

近日刚从国内一线房企跳到本土房企的谢文(化名)终于晋升到经理,此前,他的职位是执行专员。

“如果你跳槽时级别也得到了提升,那以后在同级甲方中间流动,一般都会保持这个级别甚至更高,所以很多人都依靠跳槽来实现‘曲线升职’,地产界更不例外。”

在许多人眼里,谢文作为“管培生”出身,是公司内部不折不扣的“嫡系”,任何人事变动也损不到他分毫。然而在他看来,国内大型房企尽管平台更高,但往往人员稳定,基本“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特殊机遇,想要突破就得“熬”——这也是很多处在升职瓶颈期的地产人的内心挣扎:

是在大型房企平台里继续成长,还是跳到灵活度更高的中型房企谋求更大的施展空间?谢文选择了后者。

□记者视角

要突破现状,也要勇于承担

近几年来,在国内诸多的职场调查中,地产人“不满现状”的比例始终高达65%以上,地产人频频通过跳槽加薪升职也就不难理解。

但无论选择突破与否,给自己明确定位,放眼长远,不必太看重当下得失,才最为关键——因为,突破之后又再度四面碰壁的例子从不在少数,勇于担当坚持前行,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而对房企而言,除了给高薪,如何留住人、培养人更为关键。

TA 乐在其中

“沉下心做事,该来的总会来。”

同样贵为一线房企“嫡系部队”的小魏,心态可大不一样。

2007年,小魏初入地产界,恰巧遇上了金融危机下的楼市低迷期;2010年,他成功晋职,年纪轻轻就成为福州项目营销经理,但又遇上了“史上最严调控政策”限购令;2011年,他调任三线城市,运作4000亩超级大盘,销售业绩位列当年全国集团内部排行前三甲。

至今为止,没有人怀疑他“一片光明”的前途。

“能在一个良性而健康的地产平台供职,这是我最大的幸运。”他感叹,在这样的体系内,只要时刻找准自己的定位,沉下心来好好做事,该来的总会来。

□记者视角

心怀长远,脚踏实地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人不得不承认:地产圈很浮躁,即便你只是和地产沾边的乙方,也同样难免沾上浮躁的习气。

毕竟,在这个推崇金钱、节奏极快的圈子里,想要保留初心,实在太难太难,但恰是如此,则愈显珍贵。在这个圈子里不乏如小魏这样乐在其中的成功案例,但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的气质:

心怀长远,脚踏实地。

也正是这份沉着心境,让他们在日益浮躁的地产圈内得以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