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恭璋 张超晖 文/图 实习生 林国洪 陈东方
本报讯 20多年的时间里,夫妻俩先后患上肾病,均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长期治疗已将这个普通家庭拖垮……这对夫妻来自南平建阳,丈夫叫吴昊,今年57岁。昨日,吴昊的多名大学同学找到本报。同学们说,2009年同学聚会时,他们得知了老同学的遭遇,近年来,他们四处奔波求援,眼下,他们希望能通过本报,让更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帮这个家庭。
靠透析维持生命
目前,吴昊已经住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今日将进行右肾切除手术。昨日,记者在病房内看到吴昊,他看起来明显比同龄的同学苍老很多,因多年透析插管,他的左手有两处皮肤已经发硬、凸起。
吴昊说,1981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建阳县磷肥厂上班,一年后,和同厂的张靖怡结婚。1989年,正值壮年的他查出身患慢性肾病,但因要维持家庭,他没有接受正常的治疗。1996年,妻子又被查出身患“慢性紫癜性肾炎”。
夫妻俩开始一边上班一边求医,2002年,夫妻俩均下岗,其中吴昊再就业,但到了2003年,因病情加重吴昊无法上班,生活断了主要经济来源。在2009年和2012年,夫妻俩病情先后发展到尿毒症,均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其中,吴昊每周透析三次,而妻子每两周透析五次。
同窗盼社会爱心
刘先生和吴昊均是1979年考上福建省建阳地区工业大专班化工专业。2009年,时隔30年后,大学同学在建阳聚会,同学们才知道吴昊的遭遇。
“知道他的情况后,我心中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刘先生说,有同学就悄悄问来吴昊的银行卡号,开始给吴昊捐款,但很快,吴昊就把账号注销。
2010年,吴昊儿子考上大学却没钱支付学费,同学们就悄悄筹集了一些钱。但很快,吴昊就拒绝同学们的资助,“他不想给同学们添麻烦”。
刘先生说,前段时间,吴昊妻子给他打电话,说,这次真的很难扛过去了。原来,由于夫妻俩病情均很严重,医生建议,两人中要有一个做肾移植手术,转为基本健康后,便可以照顾另一人。但面对肾移植手术的高额费用,这个早已负债累累的家庭明显无法支付。
随即,刘先生和同学们先后在建阳当地论坛、微博发布求助信息,同时,同学们找到本报,希望借助本报的平台,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捐助行列。刘先生说,这个家庭非常不幸,但还有希望,希望好心人能帮帮这个家庭。
如果你想帮助吴昊,可以前往福州总院外科楼泌尿外科病房41床,或者将爱心捐款汇至以下账号:
开户银行:中国邮政银行建阳步行街支行;账号:604014017200047247;开户名:张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