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李帅 包华
箅,读作bì,一看就知道与竹子有关。它是个什么东西?如果你是福建人,你应该对它不会陌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箅正是与这个天大的事有关。古时福建各地都在用箅,就算是现在,有些地方仍然在用。
古时的手工制品 现代仍在使用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文字学硕士毕业生翁宇翔告诉主持人,箅算是个生僻字,但在福建方言中其实是个常用字。
箅是个形声字,畀的拼音是bì,表音;上面的竹字头,表形。本义是竹蒸架,蒸东西时把它放在锅中,隔开水和食物,我们现在依然在使用。福州的澳门路和桶街,原来都有做这个行当的手工艺人。
作为一种源于古时候的手工制品,箅与所有的竹编器物一样,没有严格的制作标准。它的形状、大小,使用多少竹片,都没有严格规定。随着电饭锅、铝锅、电磁锅等新型炊具的使用,烧柴的大锅几乎没了,平底锅成了主流,圆底的铁锅用得也越来越少。现在,人们多在锅中放不锈钢的架子,或中间有圆孔的铝制圆盘,使用箅的人少了。
昨日,主持人来到了福州市鼓楼区观风亭一带,这里一些老人仍在使用竹箅,只是竹箅变得简捷小巧,图案更新颖。杨依姆、林依姆告诉主持人,从小用竹箅用惯了,比起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她们还是爱用箅。纯天然、无污染,也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
制作“佛跳墙”箅必不可少
62岁的施依伯是土生土长的老福州。他告诉主持人,福建依山傍海,决定了八闽人民特别有口福,能吃得到山珍,也可以尝到海味。闽菜的做法多样,其中的蒸菜,就离不开锅中的箅和笼屉。还有一些菜,虽然不是蒸菜,但是也会用到箅,比如说驰名中外的“佛跳墙”。
施依伯说,按照传统做法,“佛跳墙”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取1个中型绍兴酒坛,倒入清水,置于木炭炉子上,用微火烧至坛内水热后,倒净坛中水,坛底垫上1个小竹箅。
先将煮过的鸡、鸭、羊肘、猪蹄尖、鸭肫、猪肚块及花冬菇、过油冬笋块放入,再把鱼翅、火腿片、干贝、鲍鱼片用净纱布包成长方形,摆在鸡、鸭等料上,然后倒入煮过的鸡、鸭等料的汤汁及绍兴酒,用荷叶在坛口上封盖,倒扣压上1只小碗。装好后,将酒坛置于木炭炉上,用小火煨2小时后启盖,速将刺参、猪蹄、鱼唇、鱼肚放入坛内,即刻封好坛口,再煨1小时即成。
在这里,小竹箅、小碗虽然不是食材,但是与绍兴酒坛一样,是制作“佛跳墙”不可缺少的部分。
感谢翁文峰提字,奖励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