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人们透过2014年频繁来袭的雾霾看到了明媚的希望。
今年年初,各地的地方两会也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的愿景图:“2017年,基本消除雾霾”、“2017年,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那么,2017年能否真的“霾开雾散”?
因地治霾
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地方剑指雾霾的1号文件,从“百日攻坚战”到“从源头抓起”,从“提头来见”到“铁腕治霾”,从应急停产、尾号限行到淘汰产能、雾霾罚单,一场因地治霾的战役已经打响。
强力措施下积极的变化在悄然发生。“今年我们检测到的污染程度比去年1月份轻得多,各种污染物基本是二分之一的水平,但老百姓感受不到。”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说。
向谁问责?
被视为全国两会预热的地方两会上,超九成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空气污染治理,至少15个省份签订了治理雾霾的“军令状”。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这句话,对地方干部来说,绝非儿戏!”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说,“如果这个‘硬任务’完成不好,地方政府、有关部委理所当然要承担应担的责任。”
操之过急?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现在的生态问题是多少年积累的结果,从科学的角度看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解决,但如果全社会都能真正执行节能减排、区域联防联控、淘汰落后产能、汽柴油标准提高等“硬措施”,在较短时期内遏制恶化势头并取得明显改善也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已经欠了很多历史旧账,现在行动还来得及,但成本可能会很高。从国外治霾经验看,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要走十几年到几十年的长路。”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马光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