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晋 马俊杰文/图
本报讯作为地地道道的莆田人,当你漫步在南门的大街小巷时,一定会感受到这里的变化之大。原本矮小的瓦房,变成了现在高耸的大厦;小河旁,早些年还是一株株翠绿的嫩柳,而今成了为沿街市民遮阴的好去处。但令南门人感触最深的,还要数那一片片广袤的田野,因为它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被打造成了莆田第一个休闲娱乐区。
作为莆田城市变迁的代表,南门的地位无可替代。但当你从凤凰山石室岩俯瞰莆田城区时,你又不禁感叹,这里的视野,才能诠释36年岁月里莆田的变化。
敢闯南门人懂创新肯改造
提起南门,莆田人无人不晓。对于南门的过去,李祖埭老人说,这要感谢那边一个叫“南门煌”的人。过去的南门只是一片田野,上世纪70年代后,南门人最先开始改造他们的城区,莆田最早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从南门开始。
“这里以前都是田,过去的莆田人除了种田谋生外,没有任何的娱乐生活,但后来,这里都变了。”李祖埭说,南门人有个特点,就是敢闯敢拼,其中,又以“南门煌”为
代表。他带领着南门一带的居民,动手改造自己的家乡,盖起了高楼,还开始做起各种各样的生意。
为了让市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南门人还打造了莆田最早的休闲娱乐服务区。“酒店、KTV等娱乐场所,都是从南门开始的,后来其他地方也跟着发展起来。”李祖埭回忆,过去市民思想保守,娱乐业几乎没有,但南门人却懂得创新,又敢闯敢拼,不仅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石室岩依旧莆田城大变
区域的变迁只是城市变化的一个缩影,从凤凰山石室岩俯瞰莆田城区,过去那些破旧的瓦房早已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
昨日,记者登上石室岩寺,本想俯瞰莆田城区,但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这里早就郁郁葱葱。记者只能再往山上行进,才看清城区的模样。和手中的照片相比,如今的莆田,俨然一座现代化都市。
“你看,那时候都是平房、瓦房,现在到处都是大高楼。”李祖埭指着照片感叹,
莆田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他在这生活了40多年,过去总感觉城区发展落后,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市区的马路变宽了,城区也扩大了好几倍,原本半天就能逛完的街道,现在要花上好几天才能走完。
一些正在登山的市民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去登山,不仅可以健身,还能饱览莆田全城。“你要是晚上来看,肯定觉得更美。”市民李阿姨说,“晚上莆田城区灯火璀璨,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征集令
莆田城市的发展如此之快,但它的历史却一直延续着。为了更广泛地深入记录莆田的发展与变迁,寻找尘封中关于莆田城市的建筑、人文及古迹的记忆,本报向市民发起“时间都去哪儿了——镜头下的莆田变迁”老照片征集活动,面向所有老照片持有者、摄影爱好者征集莆田老照片。
征集方式:市民可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111,或将照片、资料及个人联系方式,发送到 1731838317@qq.
com。感谢李祖埭老人提供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