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两会报道组 特派记者 练仁福 周锡银 江方方 王勋 马海涛
本报北京讯“人间福地好福气,清新福建任呼吸。”元旦以来,以此为口号的福建旅游形象宣传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黄金时段播出,亮出了福建“生态旅游”这“金字招牌”。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福建代表团开放日上,“生态”依然是海内外媒体竞相追逐的热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也分别对此作了精辟阐述。
八闽宝地,福天、福地、福山、福水、福气。本报一直倡导的“五福”理念,也得到了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认同,他们表示“五福”是福建好生态形象生动的诠释,“清新福建”是大自然的恩赐,若想永葆清新,还需要好的制度保障以及每一位八闽儿女的共同努力,希望新一轮的改革,推动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
“五福”诠释福建生态好内涵
“福建生态的好名气越来越大,对此我深有体会。”已是第七年参加全国人大会的林欣欣代表说,在接受各路记者采访时,自己现在时常被问起生态保护的问题;在与其他省的代表碰面聊天时,大家经常主动提起福建好生态。“现在我们的森林覆盖率是65.95%,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还是全国唯一一个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生态是我们福建人的骄傲。”林欣欣说,“五福”很形象、生动地诠释了福建生态好的内涵,“福字的提法,很有福建特色,有助宣传推广”。谢智波代表则表示,“五福”是大自然的厚礼,是福建最响亮的名片,也是每一个福建人的骄傲。
对于“五福之美”,郑家建委员说自己深有体会。他说,出差坐飞机回到福建时,从空中就能看到满眼青翠,从机场回家沿途同样是绿得很养眼,“‘五福’的福建,沁人心脾。”他说,生态不止于自然,生态还要有人文的内涵,自然之美加人情之美,就能展现出“五福”的更大魅力。
如果环境出问题只能怪自己
代表委员们表示,“五福”是大自然对福建人民的恩赐,是全省干部群众长期以来共同维护的成果。现实发展中,“五福”的保护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清新福建要永葆清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进则全胜,退则全败,一丝一毫都大意不得,马虎不得。
谢智波代表说,保护青山绿水,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空气、水等生态体系很脆弱,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福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如果环境出了问题,只能是怪自己,怨不得别人,更加愧对子孙后代。”
骆沙鸣委员说,福建的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但是我们不能骄傲自满。福建当前还需要保持比全国更快一点的发展速度,发展的压力给“五福”呵护带来不小压力,这种情况下,更要注重对生态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一旦丢失很难再找回来。”
“福建的生态底子好,更需要爱护,不能让这些乱象玷污了,再厚的生态底子都经不起折腾。”吴志明委员则表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里垃圾乱烧,污水直排,粉尘满天飞,乌贼车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是“五福”杀手,需要提高警惕,加强治理。
深化改革释放更多“绿色福利”
在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宣言,表明了政府守护环境的决心,“五福”的福建,在守护治理方面同样要有强音与重拳。
对于城市乱烧垃圾、污水直排、乌贼车等行为,林欣欣代表表示,政府部门要加大惩处力度,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罚规定,在执法人员的配备、执法能力提升方面都要进一步改善,“绝不能让小部分人破坏了这宝贵好生态”。
郭军代表则表示,“五福”建设不能光喊口号,要落实到行动上。还有代表聚焦改革,希望通过生态保护机制创新,特别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释放更多“绿色福利”,推动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
生态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省委书记尤权
生态是福建的优势、出路、责任。生态保护要有坚定的决心,要“肯出血、敢割肉”。
——省长苏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