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朱加良 杨清竹 文/图
本报讯 车到东山岛,八尺门海堤、堤上21米高的向东渠是进岛的第一道景观。如今,建成53年的海堤和建成41年的向东渠,已经进入服役倒计时。最快下月,它将连同八尺门海堤永远消失。
东山县已正式启动八尺门海堤贯通工程,连接东山岛与大陆的八尺门海堤及向东渠将全部拆除,同时启动两侧海域的清淤整治工程。海堤拆除后,将使东山岛从半岛变回全岛。
东山县海洋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先拆除海堤上558.6米的向东渠,再炸掉423.1米的八尺门海堤,使被海堤阻断的东山湾、诏安湾海水互通,改善水环境。
八尺门海堤建成于1961年,全长620米、宽13.6米。海堤建成后,摆脱了进出东山岛只能依靠轮船摆渡的历史。八尺门海堤建成10年后,为了解决东山缺水问题,东山、云霄两县共建向东渠,成为东山的重要水源。向东渠跨山越海,全长85.81公里,仅次于全国闻名的“红旗渠”。
向东渠修建的1970年到1973年,正处于“文革”中后期。东山、云霄地方志记载,当时,没有统一的施工队,而是由两县分段施工,云霄出动民工4万余人,东山出动民工1万余人。半个多世纪过去,海堤上57座高大的渠墩,依然壮观。漫步渠墩下,还可看到条石上刻着“澳角大队”、“白塔大队”等,都是当年集体建造的见证。
2005年东山县在八尺门海堤下游50米处兴建了八尺门跨海大桥。随后,东山又兴建了连接诏安的大产大桥。两座大桥,完全满足东山岛与陆地的往来需求。
八尺门海堤的交通功能日渐淡化。目前,海堤上只有一些运送海鲜的车辆通行,路面坑洼。而海堤将东山湾、诏安湾拦腰截断,对当地水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由于八尺门海堤下无涵洞,东山湾和诏安湾的海水不能互通。加上近年来网箱养殖发展、投饵量增多、人们生产生活的移居以及废弃物的排放,使得八尺门海域海水日趋富营养化,这一带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
4年前,漳州提出拆除八尺门海堤,以恢复两大海湾的自然属性。去年年底,东山岛的新引水源也实现试通水。经历了41年风雨的向东渠老化破裂严重,实际利用率很低。
曾经为东山岛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两大“功臣”,如今都已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东山县海洋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向东渠跨海部分拆除后,相关遗迹、文物将存进博物馆。目前,博物馆已进入筹划阶段。而东山、云霄剩下的向东渠将保留,部分还将改造为景观。
海堤贯通规划
根据“东山县八尺门海堤贯通工程”规划,工程分为三期,其中一期工程为423米八尺门海堤、558.6米向东渠拆除及拆除过程中分步清淤,新八尺门大桥基床防护、海域两侧护岸建设等。
该工程的技术人员介绍:海堤拆除后,东山将恢复成名副其实的“岛屿”,而且有关部门还将在海堤两侧采用吸泥船清淤。因诏安湾潮时早于东山湾,潮位也高,八尺门海堤打开后,涨潮流将从诏安湾流向东山湾,落潮时则相反,从而使两湾海水得以交换,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八尺门海堤的前世今生
八尺门,位于东山岛北端,与云霄县陈岱隔海相望,是东山岛通往大陆的咽喉,历代兵家必争之要隘。这里原系一座古老的渡口。
唐总章年间(公元669年),陈元光率兵开拓闽南,使东山岛日益兴盛。人们为感谢开漳圣王功德,将渡口称为“陈平渡”。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政府为断绝东山岛人民与抗清将领郑成功的联系,在渡口筑8尺高的界墙炮台,驻兵把守,陈平渡遂改名“八尺门”。
1953年7月16日,1万多国民党军进攻东山岛,震惊中外的东山保卫战打响。东山军民在八尺门全歼三千多国民党伞兵,取得八尺门大捷,保证了东山岛战斗的全胜。
1954年前,东山岛与大陆交通就靠八尺门老渡口,人力摆渡。1954年11月,云霄常山至东山城关公路通车,八尺门建了一对码头(1956年增建一对),机轮方舟渡车。但由于渡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日益发展的要求,尤其是用水的需求。
在八尺门建造海堤或大桥,成了东山人民的愿望。“八尺门海堤”的修建,与时任东山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密不可分。看到居民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渡船接送,甚至通过摆渡运输淡水的情景后,谷文昌沉思:“不修筑一条直通大陆的长堤,东山是很难发展海岛经济的。”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建桥施工难度大。于是1960年,省政府决定建造八尺门海堤,连接东山与云霄。
1961年6月八尺门海堤建成。海堤全长620米,堤宽13.6米,东山由全岛变半岛,海堤上修建一条两车道的公路,至此汽车可以直接开上东山岛。据了解,这是我省第二条连接大陆与海岛的海堤,在此之前,连接厦门岛与大陆的厦门高集海堤于1953年开建,1955年建成。
1973年,八尺门海堤上又筑起向东渠,将云霄淡水引入东山。至此,东山农业、工业开始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