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欧阳进权
本报讯 福州最早的城南快处中心试运行已有一年。记者从福建保监局获悉,福州已建成城北、城南、城西3个快处中心,已累计处理事故案件3.7万件,定损车辆6万多辆,而目前每天平均定损车辆三四百辆。记者从福州市保险行业协会获悉,目前定损量还没有达到承载上限,只有最大承载量的1/4。
“福州市道路交通事故快撤快处快赔服务中心(即快处中心),已在福州城区形成‘斜三角形’布局,符合福州城区南北狭长的地形需求。”福建保监局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快处中心建设推进,2013年末福建省(不含厦门)5000元以下车险案件结案周期,已从2012年末的18.4天降至12.79天。
福州市保险行业协会负责人说,从定损能力来看,三个快处中心加在一起,能同时给138辆车查勘定损。快处中心负责人说,南北两个快处中心,每天最多可以查勘定损600辆车,城西中心可以处理300辆车,目前日均处理量只有最大承载量的1/4左右,福州三个快处中心还“吃不饱”。
今后私家车必然还会继续增多,这样安排,为今后多年不断增长的查勘定损量,预留了处理能力。最大承乌载量多于实际查勘定损量,还能应对台风天气等临时爆发的查勘定损量。
福州市保险行业协会负责人还介绍,到快处中心调解处理的,对责任有争议的交通事故,占快处中心处理浦上大桥案件总数的20%左右,比例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