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社区/坊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镲给莆仙戏“添彩”
心理咨询也能玩着来
白领发起“不赞宣言”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镲给莆仙戏“添彩”

莆田民间常有﹃镲锣鼓﹄表演(资料图)
 

给莆仙戏“添彩”

N栏目主持 陈燕燕 李帅 关铭荣

镲的读音是chǎ,本义是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与“钹”的字义相近,是一种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乐器。

莆田民间习惯把外形相近的这一类打击乐器,通称为“钦镲”。无论是“接地气”的民间“镲锣鼓”表演,还是莆仙戏中烘托热烈火爆的场面,“镲”都是必不可少的。

“镲锣鼓”的主角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耕读书院院长陈章汉是莆田人,他说,莆田民间常会有“镲锣鼓”表演,就是由镲、锣、鼓等几种组成的大合奏。“镲锣鼓”表演时很壮观,镲在演奏者手中上下翻飞,走的步伐也特别雄健有力。

现在,镲越做越大,动作越来越丰富。表演者多是女性,于是就出现了妈妈与女儿争上场、婆媳两人比高低的有趣故事。排演时,看着妈妈或者奶奶伴着节奏、根据队形不断变幻步伐,孩子们都觉得新奇。“这应该是他们长大后对民俗最重要的回忆。”陈章汉说。

或由宫廷传出

陈章汉告诉主持人,在莆仙戏中,镲有专门的名称,称为“钹”,但这是书面语,平时人们还是习惯把它称为“镲”。每逢过年或重大节日,甚至老人庆寿、孩子升学,都有莆仙戏剧团搭台演出,场面非常热闹。莆仙戏音乐讲究以不同的乐器表现场景,镲与锣、鼓合用,营造出火爆热烈的场景。

“最具莆田特色的是,人们还要在祠堂前、庙宇门口搭台唱戏,让百姓和祖宗、神仙一起看戏。”陈章汉说,最为隆重的是演“文武棚”,即请来两个戏班,在村里各搭一处戏台同时演出。所有演员都会使出“绝活儿”吸引观众,有点像现在选秀节目中的“现场PK”。

陈章汉告诉主持人,有种说法是莆仙戏来自唐代的宫廷,在宫廷教坊、歌舞百戏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民间音乐、里巷歌谣。所以,莆仙戏表演时有皇家气象,特别有“贵气”,镲这种古时流传下来的乐器,或许也是从宫廷走向民间。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