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南台环岛路 该向杭州学些啥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台环岛路 该向杭州学些啥
本报记者日前赴杭州,探访西湖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生态保护、园林绿化方面的“成功秘诀”,及曾走过的弯路
西溪湿地公园建设时,尽量保持原生态风貌
西湖驳岸很少用钢筋水泥,而是用草皮护坡
西溪湿地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西溪湿地公园内,严格控制楼房高度
 

N本报记者 阙文龙 陈燕燕 文/图

关注理由

连日来,本报推出的《打造全国最“长优美”环岛路》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全长60公里的南台岛环岛路,两江夹岛,生态资源丰富。在建设中,如何用国际视野规划、高起点建设,建成生态优美、景色怡人的环岛路呢?市民充满期待。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目前西湖已被列入“世遗”。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这两个景区以优美的生态和园林景观,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福州南台岛环岛路建设,该向杭州学习什么?为此,本报记者日前赴杭州,探访西湖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生态保护、园林绿化方面的“成功秘诀”。

体验 漫步西湖,景色怡人

阳春三月,细雨霏霏,记者在杭州西湖南山路上租了一辆自行车,沿苏堤骑行。

穿行在苏堤,杨柳夹岸,艳桃灼灼,香樟树吐露新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加之春风和煦,令人心旷神怡。

近3公里长的苏堤从秀丽的西湖中穿过,长堤卧波,六桥起伏,连接了南山北山,绿色的堤岸与湖面融为一体,湖波如镜,桥影照水,置身苏堤莹波桥上,湖山胜景如图画般展开。

骑车前行了40分钟,从北山路进入了孤山,“平湖秋月”高阁凌波,绮窗俯水,视野开阔,在“平湖秋月”的御书楼,悬挂着康熙皇帝御题“平湖秋月”匾额。

骑行在白堤上,碧绿的湖水轻轻拍打着堤边,湖面远处传来了笑声,循声远望,一只只小船漂浮在湖面上,任湖波荡漾,小舟漂向湖心。

越过锦带桥,来到了白蛇与许仙的定情之地——断桥。传说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就是从断桥相会、借伞定情开始的。

随后,记者步行来到西湖南岸的“柳浪闻莺”,长达千米的堤岸上柳丝飘舞,不时传来清丽的莺声。

泛舟西溪,野趣横生

微雨迷蒙,记者跳上一叶扁舟,慢慢摇进西溪深处。在长满浮萍的小溪里,两岸树木交织,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青草香,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到船橹划水的潺潺声。渐渐地,河面开阔了,眼前是一大片沼泽,长着一丛丛芦苇,在风雨中摇曳,不时有野鸟倏地飞起,又落在岸边,悠闲地踱着步。

绕过芦苇荡,小船驶过一条较狭的河道,船橹惊动了鱼儿,它们争先跳出河面,表演“跳龙门”。靠近秋雪庵,一群群野鸭神气地从芦苇丛中钻出,横穿过溪面,消失在另一片芦苇荡中,不少游客借着芦苇的遮掩,偷拍野鸭,但野鸭仍顾自嬉戏。

水道蜿蜒,小船缓缓前行三小时,且行且停。两岸植被繁盛,随处可见植物护岸、松木桩护岸,在清澈水面映衬下,倒影清晰可见,候船亭、竹篱茅屋遮掩在万花丛中。记者透过窗户向岸上望去,烟水渔庄、泊庵草堂、西溪水阁等景点,亦真亦幻。船工是本地的住家,一边摇橹,一边絮絮说着西溪的生活。

这里的梅花开得迟,三月正当怒放,树茂而花艳,令人眼花缭乱。记者坐在船头,从梅枝下飘然而过,梅影稀疏,垂梅拂到脸上,顿觉暗香浮动。

对话

免费开放西湖 一个湖“养活”一座城市

“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思路是‘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景区周边现在几乎看不到高楼,景区内的所有建筑尽量隐藏在树林中。”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杨小茹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杨小茹介绍,西湖在修复中,虽然湖岸线曲折,但很少用硬质驳岸,白堤和湖滨一般用缓坡草地,苏堤用块石和绿化相结合,这样感觉更自然。

“30多年历史已经证明,单靠门票收入每年赚取4000万元只能满足‘人头费’开支,根本解决不了建设资金。”杨小茹说,要保护好经营好西湖,不仅要打通环线,还湖于民,还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恢复西湖的历史景观,使西湖不断增值。

杨小茹介绍,杭州西湖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2001年,杭州启动了西湖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治理工程:曾经长期阻隔西湖的一些高墙深院被拆除了,围起“篱笆”要收门票的收费公园也不见了。

“免费西湖”的思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更加秀美深厚的自然文化景观和免费开放作为亮点,吸引更多的游客,以“门票收入”的损失换来整个杭州市“旅游收入”的提高。

此举不但使游客增多、收入增加,整个杭州也因西湖身价倍增,实现了“一个湖养活一座城市”。10余年的“免费西湖”,杭州的境内外游客人次数增加了2.1倍,而旅游总收入增长了3.7倍。

杨小茹说,西湖免费游“用人气带来财气”。实践表明,“免费西湖”不仅带动了杭州市“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增强了杭州的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一个西湖“养活”一座杭州城市。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杭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603亿元,其中西湖贡献很大,逼近去年我省旅游总收入。

西溪“金镶玉” 房地产开发让位生态保护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紧挨着杭州城区。杭州西溪湿地经营管理公司品牌部总监高丽丽说,早年,西溪是一片村落,有10个行政村,住着5万多人,圈围了约3000个池塘,养殖了大量鱼、鳖,生活排污、养殖排污、企业排污等,导致西溪水质降为劣V类。

“生态工程的重要性不亚于修路、架桥”,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就提出,不能让湿地沦为城市的洗脚盆。

但西溪的发展也走过弯路,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刘想说,由于资金得不到落实,湿地公园周边曾一度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湿地面积越来越小。后来,有关部门发现纯旅游会破坏生态,纯生态保护又使农民无处安身,最终,他们找到了一种“湿地+公园”的模式,对湿地周边5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重新做了规划,要求新建高楼不得超过30米,站在核心景区,不能看到建筑的影子等。如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

“卖地生财不是好办法,保护生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效益远超过房地产。”刘想说,西溪湿地走的是“金镶玉”模式,“玉”是西溪湿地,“金”是周边的黄金产业,建设以湿地生态为基础,以人文生态为精髓,以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兼具观光、美食、演艺、购物、艺术、创意、居住等多功能的国际旅游综合体。

事实证明,生态工程带来的直接收益绝不低于投资成本。去年,西溪旅游人数425万,旅游收入1.85亿元,而方圆5公里的土地由每亩5万到10万元,飙升到每亩1000万至1800多万元,商品房由每平方米几千元,升到了每平方米2万多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