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8版:社区/坊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鼓山挂的严复诗词有错字?
父亲的遗言 她没有遵守
市民:摩崖石刻或与僧人有关
老福州 吃甑蒸出的饭长大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福州 吃甑蒸出的饭长大

 

甑 吃蒸出的饭长大

N栏目主持 李帅 关铭荣

甑的读音是zèng,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气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现在的甑(如图),通常是指蒸饭用的木制桶状物。在几十年前的老福州,几乎家家都有甑,它承载着几辈人对家庭的记忆。

中华姓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建中是一位老福州,对福州的民俗文化颇有研究。他说,自己今年62岁,可以说是吃甑里蒸出的饭长大的,现在电饭锅广泛使用,年轻人都不太认识甑了。

“甑在福建各地都广泛使用,制作材料、工艺及使用方法也不相同。”陈建中说,甑一般是用木片围成桶状,底部由竹条穿插而成,上面留有空隙。他家用的甑是用杉木做的。蒸饭时,在甑里垫上一层纱布,把泡过的米放入,盖盖,就可以蒸饭。另一种做法是,将米下到开水锅里,搅拌煮到半熟捞出,再放入甑里蒸。

陈建中说,现在人们特别在乎食品绿色健康,其实,也不一定只在米上下功夫,煮饭、蒸饭的器具也很关键。现在的甑是用竹木制作的,用甑蒸出的米饭,饱含甑上木板的自然清香。

在老福州,甑还与一些民俗有关。过年蒸年糕有“年年登高”之意,用甑蒸年糕,一旦蒸不熟,就代表这一年会不顺,所以蒸年糕时都要一丝不苟。在蒸的过程中,小孩如果碰一碰,或者掀起盖来看看,都会被大人呵斥。

陈建中告诉主持人,几十年前,福州有不少生产甑的厂家,现在也都没了。陈建中说,甑的使用太广泛,他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感谢翁文峰题字,奖励20元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