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周德庆/文 肖春道/图
本报讯“437具在韩志愿军遗骸归国”后,全国各地对抗美援朝烈士的悼念急剧升温。当年,福州闽侯有2030名热血青年,奔赴朝鲜,为祖国而战。其中,有221人将忠骨留在了异国他乡。(详见本报3月29日A01版)
昨日,本报热线968111接到了数十位闽侯籍老兵和烈士后人的电话。当年,他们是战场的亲历者。在多位老兵的记忆中,“281.2”高地,被不断提起——林依柱、施玉官、陈光钟等37位同乡战友,在这个无名高地为国捐躯。
坑道、压缩饼干、暗堡、爆破筒……“281.2”高地,是闽侯籍抗美援朝老兵心中的“上甘岭”。
讲述:吮石壁水珠守阵地全连仅剩17人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历时3年的战争终告结束。
“我和战友们从阵地上爬出,扭起了秧歌。”昨日,82岁的闽侯籍老兵严义祥告诉记者,当听到战争结束的消息后,战友们高兴极了,一边扭秧歌,一边用“ByeBye”和美军告别,但他们又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前一晚,他所属的连队还在跟敌人浴血死战。
严义祥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73师217团1营的通信兵。1953年6月24日—7月27日,73师在石岘洞北山、281.2高地西及西北高地,先后对敌发动七次作战。在“281.2高地”,“我们连战斗了七天七夜,白天躲在坑道里,强咽压缩饼干,晚上组成战斗小组,对敌人的暗堡用爆破筒进行攻击”。
就像电影《上甘岭》中描述的一样,在坑道中坚守阵地,严义祥和战友们嘴唇干燥,起了水泡,只能把嘴巴贴着坑道吮吸石壁上渗出的一点点水珠,咽下一点压缩饼干,“如果能啃上一根胡萝卜,就是最幸福的事”。
多位老兵回忆,“281.2高地”是一个方圆不到两公里的小山头,右靠上甘岭,左临“老秃山”。志愿军如能占据这个高地,右面可以切断从上甘岭下来的敌军的退路,正面可以阻止敌军对上甘岭的增援,并牵制敌人的一部分兵力。同时,可以保障志愿军前线运输车辆和作战物质的安全通过。
为了争夺这个重要目标,73师的指战员与敌军反复拼杀,“太残酷了。”想起当年的战斗场景,严义祥时常会陷入沉默。
据军史记载,为了争夺“281.2高地”及其附近高地,73师伤亡了3232人。其中218团2营6连的210名指战员,到战斗结束时,活下来的仅有17人。记者翻阅《中国人民志愿军闽侯籍烈士英名录》,在221名闽侯籍烈士中,有37人在这个高地的争夺战中牺牲。
“可以说,281.2高地的每一寸土壤上,都染有闽侯籍战士的鲜血。”多位受访老兵表示,他们带着战争的伤痛,顽强地活着,是为了这些英灵永逝的英雄。
故事:结婚三天从军牺牲在胜利前一晚
昨日傍晚,在闽侯县万安山(樟山)公园的“闽侯抗美援朝烈士纪念亭”,桃花摇曳着满枝灿烂。在纪念亭的后方,庄严的石碑上,镌刻着每一位烈士的姓名和籍贯。不少锻炼的市民,驻足凝视。
多位老兵说,最惋惜的是陈光钟烈士。他是闽侯南屿人,牺牲在了战争结束的前一晚,年仅26岁。
战争结束几天后,同乡战友在《战地快报》上,看到了陈光钟的噩耗。1953年7月26日晚7点,在“281.2高地”的坑道里潜伏了18个小时后,陈光钟奉命率领战斗小组,扑向敌人的一个重机枪堡。他把爆破筒推进碉堡内后,“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翻了盖。正当他纵身跃起,高喊“同志们冲啊”时,敌人暗堡里的轻机枪响了起来。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
“太可惜了。第二天就停战了。”老兵周祯荣记得这位同村战友,刚度完三天的蜜月,就毅然参军,“他是苦孩子出身,独子,自幼失去父母,是祖母养大的。”
60多年过去了,“281.2高地”上的战斗,健在的老兵们不敢忘,战争无情,但军礼无悔。
清明将至,严义祥、周祯荣等抗美援朝老兵告诉记者,该带上一束菊花,去看看他们了。
“
我们连战斗了七天七夜,白天躲在坑道里,强咽压缩饼干,晚上组成战斗小组,对敌人的暗堡用爆破筒进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