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8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要考核数字,更要环境本身
装不下
梁振英访粤凭啥零开支
打破“邻避效应”的僵局
□微语录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破“邻避效应”的僵局

 

PX项目再度成为话题中心。此事与上海曾发生的磁悬浮事件一起,将“邻避效应”拉进了普通中国人的视野。与此类似,更有“无辜中枪”者:2013年7月湖南长沙的一次事件中,引爆者居然是无涉健康的中波发射塔。

细论起来,PX的问题千头万绪。最容易弄清楚的是PX本身。对二甲苯(PX)听起来跟苯有关,但实际上是一种低毒化学品。它在大鼠身上的半数致死量略大于食盐。也就是说,在急性毒性方面,它和食盐差不多。几乎没有致畸性,致癌的证据也不足。短期大剂量接触PX可能会造成一些损伤,不过这些损伤基本是可逆的。一般公众根本不必担心PX本身的毒性。

比较复杂的是PX的生产。一个工厂的最终产品是安全的,并不等于说生产流程也是安全的。一旦进入生产流程,事情就有些复杂了,它需要选址、建设、管理、监督各个层面的控制。类似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政府机构在安全性方面的监督与背书。以食品为例,在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公众则充分信赖FDA。

但再有力的监督与背书,都不能真正一劳永逸地解决安全问题。社区住民对风险提出关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一边是想建,一边是不想建,其中又有可能夹杂若干既想建又心存疑虑的人。难题如何求解?目前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各个相关利益群体都有公开言说,乃至说服其他方的机会。(作者果壳网主编徐来,新华社发)

□链接

邻避效应:指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等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等,带来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及采取强烈和坚决的集体反对行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