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文娱/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千年以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千年以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马尔克斯昨凌晨去世,《百年孤独》曾影响一代作家
马尔克斯 1927年3月6日出生于哥伦比亚,1961年移居墨西哥继续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百年孤独》《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行销全球的《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所有作品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部。
中文正版《百年孤独》(2010年出版)
《百年孤独》第一版(1967年5月30日)
1966年,与妻子梅赛德斯巴尔恰在一起
 

N海都综合海都记者 宋晖

海都讯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北京时间18日凌晨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上月31日,马尔克斯因肺炎及相关疾病入院治疗(本报4月6日A10版曾报道),本月8日出院回家接受保守治疗,本周一,他的病情再次恶化。

他曾在《百年孤独》中写下“眼泪是假的,悲哀是真的,一千年以后没有你也没有我”。而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当天在其个人微博上送给马尔克斯这样的评价: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伟人永远不会与世长辞;更在向全国的演讲中称,哥伦比亚公共机构降半旗为伟大的文学家逝世默哀三天。因马尔克斯旅居墨西哥多年,墨西哥总统也表示,他以国家名义向当今最伟大作家的去世表示哀悼和惋惜,认为他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走向了全世界。

《百年孤独》启发中国一批作家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中国有不少作家在写作生涯中都或多或少受到《百年孤独》的影响,如莫言、张贤亮、韩少功、余华、格非、阎连科、张炜……余华对这本书更是珍爱有加,将马尔克斯视为自己最崇拜的作家。受其影响,余华也在《兄弟》中采用了类似于《百年孤独》的荒诞叙事风格。

莫言也是马尔克斯的推崇者,他的作品更被称为“中国的魔幻小说”,他也不讳言自己的创作受到《百年孤独》很大的启发。

莫言曾称自己看完《百年孤独》时“拍案而写”,一开始带着不成熟的痕迹,一两年后,自然也想脱离“马尔克斯的磁力”。他在1986年的《世界文学》上发文称,要逃离马尔克斯、福克纳两座“高炉”。他说:“我千方百计走自己的路,但20年来,始终感觉自己在与马尔克斯、福克纳搏斗,因此对他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他打开我们头脑很多的禁锢,恨是因为他的吸引力太强大了,你以为摆脱了,其实又被吸引过去。”

曾发“狠话”:“我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

马尔克斯1990年曾到中国(北京、上海),但中国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良好。据新经典文化公司负责人介绍,当时书店随处可见各出版社擅自出版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书。《哥伦比亚人报》更是在报道中称,马尔克斯访问北京时对一众人等说:“各位都是盗版贩子啊!”这让当时陪同的钱钟书先生颇为难堪。马尔克斯在结束中国之行后发下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其作品,包括《百年孤独》。”

2002年新经典成立,他们就开始向马尔克斯的代理人、被誉为“拉美文学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的卡门女士发出邮件,表达了引进作品中文版权的意愿,但杳无回音。此后他们不断地发邮件。新经典总编辑陈明俊说,2008年我给马尔克斯的一封信中写道:“正如当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着‘大——师——’向您的偶像海明威致敬一样,我们正隔着太平洋竭尽全力高喊着‘大——师——’向您致敬,我们相信,如果您听到了您一定会像海明威一样挥一挥手,大声喊道:‘你好,朋友!’”正是这封邮件终于打动了马尔克斯和他的代理人。2010年《百年孤独》中文版才首次正式授权出版。

据新经典介绍,马尔克斯作品在内地已授权出版七本,六本小说,一本演讲集,去年新经典更是一口气出了《恶时辰》《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此后还将陆续出版他的作品。

当了近30年记者曾称“新闻业是世上最好职业”

除了作家身份,马尔克斯还曾当了近30年的记者。

1948年,马尔克斯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不久成为《观察家报》的一名记者。1955年,因撰写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驻欧洲记者。1960年,又任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1996年,马尔克斯曾以伊比利亚美洲新新闻基金会会长的身份致开幕词《新闻业:世上最好的职业》,他称,“新闻是一种永远无法满足的激情。没有苦在其中的人无法想象那种世事难料、随时候命的状态;没有身在其中的人无法想象那种玄妙的新闻预感、抢到独家的快感和万念俱灰的挫败感。新闻一旦发稿,一切便又回到起点,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分钟去,还真是永无宁日。”

对于新闻,比的不是谁发得早,而是谁发得好,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信奉的原则。事实上,他采访幸存海军军官时,这起海难已经是一桩旧闻了,《观察家报》的负责人对于报道这一题材并无兴趣。然而经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非凡努力,对这桩旧闻的报道,成为当年的头等新闻事件、文学事件与政治事件。加西亚·马尔克斯成名后,根据该报道结集的《船难水手的故事》一书,25年间售出1000万本。

“魔幻”来自马尔克斯的现实生活

马尔克斯童年的生活环境可说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在《马尔克斯传》(2008年北京世纪文景出版)中记录了马尔克斯回忆中的童年:“这座宅院每一个角落都死过人,都有难以忘怀的往事。每天下午6点钟后,人就不能在宅院里随意走动了。那真是一个恐怖而又神奇的世界。常常可以听到莫名其妙的喃喃私语。”

这位“魔幻大师”的创作与自己“魔幻”一样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传记中写道:《百年孤独》中那个令人难忘的吃土的女孩吕蓓卡,其原型正是他的妹妹马戈特,她在8岁前一直有着偷吃烂泥的习惯;外祖父拉着他的手去香蕉公司特派员办事处观看冰块的细节几乎原封不动地写进了《百年孤独》的开头;甚至1928年因罢工而导致的大屠杀的细节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百年孤独》之中。

曾阻止《百年孤独》拍成电影

马尔克斯生前与电影渊源颇深,年轻时,经常写写电影脚本,甚至演过一个谁也想不起来的角色。而在他成名后,还当了“新拉美电影节”主席。

对于名著《百年孤独》,很多人期待看到电影版,法国杂志《巴黎评论》曾问过马尔克斯,是否有兴趣把《百年孤独》拍成电影。马尔克斯说经纪人开价一百万美元,想要吓退这种提议,但当他们接近报价的时候,经纪人又提价到三百万美元,“只要我能阻止,就不会发生。我喜欢在读者和作品之间保留一种私人关系”。

马尔克斯与日本名导黑泽明熟识,马尔克斯曾说,《百年孤独》只有黑泽明能拍成电影。但随后不久,黑泽明去世,加上马尔克斯的阻止,《百年孤独》改编电影一事就此搁置。他的主要代表作《霍乱时期的爱情》曾被拍成电影,于2007年上映。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的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百年孤独》开头

“眼泪是假的,悲哀是真的,一千年以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百年孤独》

“声音

上午在医院看牙时,听医生说马尔克斯去世了。在牙钻的轰鸣声中,我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几乎是集体阅读《百年孤独》的情景。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我本来有过一次与他见面的机会,但因他生病错过了。感谢这个天才的头脑,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小说,他也发明了让自己永生的方式。

——莫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