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16版:莆田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文化寻根 从老照片到美食
新闻搜索:

版面导航
2014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寻根 从老照片到美食
一座城市的记忆,烙印在泛黄的照片中,带给一代代人无尽思念一座城市的节奏,谱写在街巷美食当中,等待人们品尝体会
上世纪80末90年代初大路街的留影
土笋冻
林老将本报所有莆田美食的报道保存了下来
2014年2月28日P08版《“在莆田观习俗”饮食篇》
西天尾的燕丸,寓意“燕子南飞,也会回家乡看看父老乡亲”。在采访这篇报道时记者得知,过去的莆田人常下南洋,即现在的东南亚,家乡的父老在游子离开时,将肉末捏成丸子,沾上少许燕皮,由游子托送给在东南亚打拼的亲人。

由于燕丸制作过程复杂,备料时间长,现在很少有莆田人从事燕丸制作。记者有幸采访
2014年3月6日P08版《莆版“三坊七巷”影像记乡愁》
40多年前,作为莆田的中心城区,大路、县巷、后街、衙后、庙前和坊巷6条古街,曾为居民的住所,并没有如今繁华的场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城区的扩大发展,曾经的居民区成了如今热闹的商业街。

记者到县巷街采访时,看到周边商铺林立,制锁铺、裁缝店、古玩字画等老字号民间工艺作坊比比皆是,无
 

N海都记者 陈晋 谢丹 马俊杰 文/图

核心提示 莆田自古舟车不息、商贾云集,从宋代开始,这里商铺林立、盛极于世。太多的商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服务,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了莆田特有的商业文化,伴随着历史掌故与文化沉淀一路成长。还有那些老街,历尽沧桑影响甚远,但由于时代的进步,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那个年代离我们远去,但至今提及仍能感受出历史的韵味。在很多老莆田的家中,都珍藏着或多或少的老照片,在这些老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莆田变迁的故事。

除了老照片,美食也是观察一座城市的切入点。2013年11月,本报推出了《在莆田观习俗》栏目,从经典美食的传承,探究莆田地域文化。今年3月,本报推出《“时间都去哪儿了——镜头下的莆田变迁”》系列报道,唤起了不少老莆田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79岁老人行摄45年记录老莆田

路上溜达的行人、小区里嬉戏的孩子、田间忙碌的农民……这些都被莆田城厢区李祖埭老人记录在镜头里。今年79岁的他,从1969年开始摄影,一拍就是45年。在他的工作室里,上万张照片记录下莆田沧海桑田的巨变。数十年过去,斯人已老,但李祖埭愈发对摄影爱不释手。

通过李祖埭老人的照片,本报推出《“时间都去哪儿了——镜头下的莆田变迁”》系列报道,和李祖埭老人一起,重走莆田的大街小巷,探寻这里的故事。《莆版“三坊七巷影像记乡愁”》、《红墙古谯楼 文化添新韵》、《南门昔今 绿柳成荫》、《梦回宫口河小桥流水人家》等报道一经推出,就唤起了不少读者的回忆。

县巷街连通着后街、衙后、大路、庙前和坊巷等5条古街,周边商铺林立,制锁铺、裁缝店等老字号比比皆是。在古谯楼,依旧通红的外墙内,虽然没有了当年市民来这看报借书的场景,但老一辈莆田人每周都会来这吹拉弹唱,用音乐表达对古谯楼的回忆。南门、田尾圆圈、步行街……莆田的地标性建筑和标志,在时间的雕塑下,诠释了30多年来莆田的变化。

争相推荐老照片见证城市发展

建筑更替,最能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从莆田版“三坊七巷”,到依旧热闹的步行街;从小桥流水的宫口河,到莆田二中旧址……镜头里的岁月,总让人感慨万千。看到本报报道后,市民康先生也向本报寄来莆田新城区变化的照片。

在康先生提供的照片中,记者看到,过去的新城区还只是一大片田地和荔枝林,中心城区位于文献步行街一带。2007年开始,丰美健城小区、体育馆、旷远大楼、莆仙大剧院相继拔地而起,延寿路和东园路两侧也种上不少绿树。康先生说,他将所拍的照片拼接起来,年复一年,田园在镜头中慢慢消失,一幢幢高楼出现。

6岁时,和父母一同从福州闽侯搬迁至莆田的戴可文先生,在看了本报报道后,也发来了一组旧文献步行街的照片。他告诉记者,这组照片是1989年左右拍的,作为上世纪80年代莆田的市中心,旧步行街上并没有什么机动车,大多数市民都骑自行车。“从念小学开始学习摄影至今,我走遍了莆田大大小小的街道,拍了上万张照片,如今翻出来看,莆田的变化太大了。”戴可文说。

老人收藏美食报道关注莆田版成长

都说了解一个城市,一定要尝遍这里的美味。提起莆田,大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卤面、兴化粉等。为了勾起市民对莆田美食的回忆,本报于2013年11月推出《在莆田观习俗》栏目。每周,我们都搜寻城市里的角角落落,追寻美食诱人的味道,远近闻名的,或藏在街头巷尾的,或曾经极受欢迎却要消失的,这些美食都被一一记录下来。

“报道里的这些莆田美食,大多我都吃过,真真把那味道描写出来了,推荐的地方也不错!”家住石室路的林义杰已经72岁高龄,自从本报推出《在莆田观习俗》栏目,他每期都用笔把报道圈出来,每张有美食报道的报纸,也都细心收藏。

“2月28日《莆田美味燕丸 寄托游子相思情》这篇报道里的歪不正扁食,就在我老家西天尾镇,到现在我还是吃他店里做的扁食。”林老一边回忆,一边翻出了3月25日《湄洲紫菜焖饭入口软味极鲜》的报道,原来他曾在湄洲岛工作过15年,那时经常吃的就是紫菜焖饭,“还有煎包,涵江的最地道,每天早餐就爱吃这个,以前莆田市十字街有个叫‘煎包良’的煎包,可惜现在没有了,那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煎包。”

林老告诉记者,自从本报设立莆田版,他就开始关注,已经快3年了。“看久了,都知道你们有几个记者,都叫什么名字。”林老笑着说,“我之所以收藏你们的美食报道,是因为这是莆田的饮食文化,有的美食随着时代的变迁正在消失,就像你们3月20日《老街枫亭糕 游子思乡情》里的枫亭糕,这些都应该被记录下来,它是一个地方民俗文化的内涵所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