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社区/坊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天小区借你停 晚上单位借我停
鲑奇老福州舌尖上苦与乐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鲑奇老福州舌尖上苦与乐

 

N海都记者 李帅 关铭荣

海都讯 虾油又叫鱼露,福州菜因虾油而蜚声海内外,虾油味也成为福州特有的味道。旧时鱼露制作工艺没那么发达时,一种名叫“鲑奇”的调味品由此出现。

鱼奇露加米饭穷人的无奈组合

“鲑奇”福州话读作(gie),普通话中几乎不使用。鲑奇露是旧时虾油酿制前期的半成品。如今虾油制作已工业化,鲑奇露也基本销声匿迹。

福州民俗文化研究所顾问邱登辉今年67岁,在他记忆中,五六十年前制作虾油都是手工的。在福州靠海的地方,人们把小鱼小虾捞起来,放在一个个大木桶里,放在空地上发酵,桶上还要戴上一顶“帽子”,有点像农夫戴的斗笠,便于通风。

发酵之后,还没制成虾油之前,把桶里的半成品拿出来吃,就是鲑奇露。在一般人的眼中,鲑奇露咸得要命,可车夫、搬运工或一些干重体力活儿的人都喜欢它。因为生活拮据的他们买不起像样的菜,鲑奇露就是配饭佳品。

小铺门前的大缸老福州的记忆

邱先生说,旧时制作虾油时,鲑奇露如果继续放在桶里,持续发酵,经过若干加工工序,就成了虾油。虽然现在虾油的制作技术发生了飞跃,但它始终是福州人最喜欢的调料。

邱先生小时,福州街头常有小贩挑着两个桶沿街叫卖,一个桶装酱油,另一个则装着虾油。这些小贩往往还有一些绝活儿,那时胶皮、塑料瓶塞还很少见,小贩会用竹叶编一种小帽子,盖在瓶口上,防止洒漏。当年福州一些小铺里,柜台旁边也会有一口大缸,里面装的都是虾油。小孩们拎着空瓶子来打虾油,老板用竹筒从缸里舀出虾油,再用漏斗倒入瓶里,剩下的零钱,多变成了孩子嘴里的糖块。

邱先生告诉记者,虾油和鲑奇露与老福州的生活真是太紧密了,相关的俗语非常多,比如“你羊肉出得起,我虾油出不起”。原来,热爱美食的福州人爱吃羊肉沾虾油,认为羊肉与虾油是绝配。这句话就是说,两人差距太大无法共事,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却有着“虾油味”式的生动。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