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姿
“银四”接近扫尾,但一直稳定在300套左右的周成交量,与去年旺季相比接近“腰斩”,预示着4月的情况并未好转。与去年旺季时候相比,“成交低迷”成为贯穿整个4月的关键词。
然而5月新增房源供应的“开闸”,开发商都谋求在销售黄金档扳回一局,在4月绵密的营销活动之后如何锁定客户,就成为开发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数据由CRIC克而瑞福州机构提供支持)
新增刚需产品放量不足
上周共计4个项目新增供应,总供应599套,环比下滑18%,供应面积95626㎡,环比上涨10%。面积的增长与低密度产品入市有很大关系。
其中,融汇温泉城以及水岸君山均推出独栋、联排项目。在高层住宅方面,梅峰礼居170套房源,三房(120-132㎡)、四房(139㎡)、五房(205㎡);新大陆壹号210套房源,二房(87㎡)、三房(114-134㎡)、四房(150㎡);阳光城丽兹公馆102套房源,三房(119㎡)、四房(133-147㎡)、复式(120㎡)
从分布区域来看,一个月没有新房上市的马尾也有动作。而一直以来市区的供应主力,晋安、仓山板块则在近一个月内频繁发力推新。各个区域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备战5月。
成交同比下滑三成
4月以来的成交一直未有起色。上周普通住宅(不含低密度项目)成交315套,环比下滑4.25%,成交面积37217㎡,环比下滑6.04%,套均成交面积118平方。而这样的数字与3月相仿,与去年4月超过400套的周成交相比也下滑了三成左右。
其中,市区成交主力为金山的杉林悦榕公馆,价格在18500-19000元/m,主力户型为123-133㎡;城南的三江城单价不到11000元/m,主力户型为88-105㎡;东部的阳光凡尔赛均价不到18000元/m,主力户型132-152㎡。可见,市区项目依旧是三四房的改善型房源为主打。
值得注意的是,市区热销前三甲无一位于二环内,反而是临近三环价位较为适中的项目赢得更多购房者青睐。
非住宅
上周,商业成交24套,环比下跌22.58%;办公(SOHO)成交30套,环比上涨42.85%;车位成交221个,环比增长20.11%。
近一个月来,市区的车位销售都保持在周成交200个左右。有业内人士指出,车位的成交量与推售的节奏有很大关系,第一季度由于住宅市场成交不景气,开发商为回笼资金,转战到能够快速回笼资金的车库产品。因此,延续第一季度的推量,车位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闽侯
新增 2个项目推新
从近段时间的新增供应来看,时有时无的供应与“供应王”的称呼相去甚远。上周闽侯终于有所恢复,共计2个项目新增供应,总计396套,供应面积37363㎡,套均新增面积94平方。其中,群升江山城132套,户型为81㎡、125㎡、137㎡;博仕后官邸264套,户型为65㎡、三房88-104㎡、四房120㎡。
成交低位徘徊
新增供应断续,成交亦没有起色。上周,闽侯普通住宅成交191套,面积17564㎡,套均成交面积91平方。成交套数、面积环比下滑均超过三成,也未超过前三月的周成交水平。
从项目来看,则是世茂上游墅、博仕后官邸、西海岸位列前三甲。其中,世茂上游墅以及西海岸的成交价均在8000元/m上下,而博仕后官邸均价在11000元/m左右,主力户型均以三房居多。
实际上,由于南屿、上街等闽侯“高价”项目鲜少发声,而受到荆溪“低价”项目影响,闽侯的成交均价一直维持在8500-9000元/㎡之间。
库存
市区——福州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28日,住宅库存25145套,环比增加404套。而上周供过于求的情况明显,实际上近几周不断有项目拿到预售导致库存走高;另一方面,销量并未十分火爆,所以去库存的速度减慢。
闽侯——截至2014年4月28日,据闽侯县商品房网上备案系统显示,闽侯可售房源住宅库存8498套,环比增加435套。
开盘
本周末共计3家楼盘开盘。世茂上游墅均价8100元/m、新大陆壹号均价13000-14000元/m、保利西江林语15500元/m。从本周开盘情况来看,各个项目的去化普遍未超过五成。此外,原先预计开盘的项目也纷纷延后开盘时间。在上周末,就有一闽侯SOHO项目原来预计开盘,随后取消计划。
市场观察
连续三周周末,楼市都被开发商的各类暖场活动占据。开发商费尽心思地毯式搜索找客户,想方设法赢得人气和销量。有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销售压力进一步加大,所有能用的营销方式肯定都会尽量尝试,进行多渠道宣传找到突破,吸引人气争取销量。”
在市场观望情绪比较浓厚的情况下,零首付、分期首付、打折优惠等各种买房优惠形式纷纷出现。比如金山板块一项目,直接打出“86平方9.6折”的广告,据记者了解,9.5折后特价房单价为13000多元/m,而首付四成则有9.3折,折后价达到12000元/m。在较有优势的价格“催化”下,旋即去化了一批房源。
而今年的“五一”无疑将优惠战加剧。
据了解,很多房企在今年前一个季度的销售都不理想,因此都在蓄力今年第一个黄金假期。“5月份的市场走向,关键是看刚需供应加大的同时是否能辅以积极的价格策略。如果不能在4月预热,5月份再做调整恐怕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