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帅 关铭荣
海都讯 钵的读音是[bō],本义是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器具,是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后来,钵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有铁钵、木钵等。闽西客家人习惯把小盆叫作“钵”,或者“钵头”,它与闽西客家人的习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年客家文化研究者、《闽西客家大典》执行主编高晓斌说,闽西客家人制作芋头、紫薯等做成的特色小吃,会用上一种特殊的钵。这种钵是陶瓷的,像一个没有底的漏斗,外表光滑,内面粗糙。使用时,人们手握芋头或者紫薯在钵内摩擦,糊状的芋泥、薯泥就从钵底的孔里漏出来。
擂茶是客家人最喜欢的饮料之一,据说,擂茶起源于中原,随着客家人南迁流传下来。制作擂茶的关键是擂钵,擂钵用陶土烧制,口径约30厘米到60厘米,钵内斜刻着条纹。装进茶叶和其他配料,用擂杵研磨成糊状,放入盐,冲入沸水,一钵养生又好喝的擂茶就做好了。
高晓斌说,闽西客家人有个习俗,一家有女子生育时,这家的主人要在产房窗口插香,祈求神明保佑顺产。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在门口放一挂爆竹,同时在产房门口放一个钵头,内放谷壳、樟树熏烧,叫“暗火钵”,用来避邪。每当“暗火钵”冒出特殊的香味,亲友们都要来贺喜,主人则请左邻右舍吃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