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城事/综合·气象
3上一版
 
今后三天 榕城多阵雨
异国海陆 频现“福州瓷”身影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5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异国海陆 频现“福州瓷”身影
“海丝”沿线沉船的出水瓷器,很多出自福州,数量比产自瓷都景德镇的还多
这是王忠义从马六甲带回福州的唐五代酱釉罐
平潭海域水下考古队作业,捞上来的基本上都是瓷器
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在肯尼亚海域进行水下考古发掘
 

N海都记者 李熙慧 包华 文/图

海都讯“5·18”海交会前夕,海都报推出“福州建设‘海丝’枢纽城市进行时”系列报道,广受市民、网友好评,“上中学时,从课本上就知道了‘海上丝绸之路’,没想到跟咱福州也有这么深的渊源,海都报的这组报道,做得很精彩,亮出了老福州的‘传家宝’!”

上篇写到,福州本地留存的大量“海丝”文物遗迹,有力印证了福州作为“海丝枢纽”的重要地位。千百年前,福州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抵东南亚,通过马六甲海峡穿越到欧洲、非洲等地,一路走来,在“海丝”沿线的众多海外地区,也发现了不少“福州印记”的代表性遗存。连续多日,记者多方联系采访,从海外看福州,领略异域的海丝风情。

东南亚沉船发现大量福建瓷 曾从福州装船出海

今年年初,平潭海域收缴了一批水下文物,经省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发现了三件元青花瓷器,被专家评价为“稀世罕见”。据统计,全球官方博物馆只有300多件元青花存世。这三件瓷器,都是从重要沉船遗址中打捞出来的文物。

受制于当时的航海水平,很多从港口驶出的商船,还没有远航就沉没于海底。多年来,福建沿海就不断有古沉船发现的消息,其中,福州是全省沿海城市中发现最多沉船的城市。专家对此分析,福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很重要的一个港口,因此,许多船只湮没在这片海域。

“随着考古事业的进步,这些在水下沉睡了千百年的遗物重见天日,发掘水下人类活动遗迹,是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外销瓷专家栗建安说,始于1989年的连江定海古沉船考古,是国内较早进行的水下考古项目,经专家对比研究后发现,这片海域发掘打捞出的陶瓷器中,成批黑釉盏应是同一个窑口的产品,为福州地区窑址的产品,尤其是与闽侯南屿、鸿尾等窑址的黑釉盏相似。同样成批的青白瓷器,其中的深腹碗是闽清义窑的产品,而与另一类青白瓷浅腹碗相似的器物,出自连江浦口窑。

“不光中国海域,越南、泰国、菲律宾、日本等国家也有发现中国古沉船,船上的中国古陶瓷产品比例巨大,而这些陶瓷器,大部分是福建生产。”栗建安研究员介绍,从海丝的路线走向判断,很多货物在福州装船出海,当年,福州出发的商船有三条航线,一条去日本,一条经澎湖前往南洋群岛,另外一条经广州下南海到东南亚及波斯湾、东非海岸。

菲律宾偶遇乡音海外游子淘回福州瓷

福州不少长期在海外生活的游子,近年来也陆续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发现和福州有关的古瓷器。

华侨王忠义先生是长乐市旅外乡亲联谊会会长,也是一名古建专家,他曾在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主持修建或修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寺庙、祠堂、民居等。在东南亚工作的30多年时间里,他深入当地人聚居地,与古董商结交,千方百计收集中国外销瓷,淘到三百多件瓷器。

“福州加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后,我在东南亚时特别留意寻找与福州海外贸易有关的文物或史迹,宋元之后的瓷器比较多,唐代的很少,在菲律宾找到了一件唐五代瓷罐。”王忠义先生说,这是典型的唐五代酱釉罐,一定与闽王王审知对外贸易活动有关。

这件瓷器为暗褐色,高约60厘米,由于在当地人家中使用多年,瓷器表面的釉脱落了很多。王先生说,这是在马六甲海峡附近的一个村庄找到的,有意思的是,他注意到当地人说话时,个别词语的发音与福州话近似。一询问,当地人说他们的祖先是从福州渡海到菲律宾,但不知道具体的年代。

海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不仅是商贸交流,还有各国人民的交流融合。“福建不光输出了大量的瓷器,也影响了外国人的生活习惯。”福建文史馆馆员、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首任馆长欧潭生介绍,当时很多落后国家,普通的老百姓仍用古老的粗陶或木器等饮食器皿,一些部落甚至使用蕉叶盛饭。随着中国瓷器大量外销,各类生活瓷器进入寻常百姓家。

非洲出土“福州瓷”海内外沉船出水瓷器多产福州

2012年底开始,福建水下考古队员连续两年前往非洲肯尼亚拉姆群岛,主持沉船清理工作,在出水的遗物中,第一次发现了德化瓷的身影,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极大关注。

实际上,在非洲发现的福建瓷中,不仅有德化瓷,还有福州瓷。记者了解到,前些年,国外的考古学家曾在非洲坦桑尼亚多个地方,发掘出“福州窑”生产的青花瓷碗、盘、碟等文物。这些文物,大都是古代建筑废弃后遗留下来的,在当地的托伦岛,还发现了用瓷碗镶嵌的古墓柱。

近年来,考古人员对于福建瓷器的研究,从国内走到了国外,尤其是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走访时,也都有大量发现。比如,在对马六甲海峡的沉船考古中,陆续打捞出来的福建瓷器中,有很多是和福州有关的,比如福州怀安窑、宦溪窑,闽侯鸿尾窑、南屿窑、碗窑山,闽清义窑,连江浦口窑,福清东张窑等,都是当时外销瓷的主要生产基地。

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楼建龙研究员介绍,菲律宾的马六甲海峡,是亚、非、欧等地往来的海上枢纽,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海外发现的中国瓷,就是通过这条海上通道源源不断地输送。“从近几年国内外水下考古情况看,沉船中的出水瓷器,有很多出自福州的窑口,数量比瓷都景德镇的还要多。”楼建龙表示。

从记者查阅的资料看,各地公布的考古发现中,福州出产的瓷器,在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伊朗、埃及,也都有出土。

感谢中国水下考古队提供考古图片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