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0版:社区/坊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旗袍丽人的花样年华
母爱伟大 也要且行且珍惜
搬家成功 书店成书吧
客家傀儡戏 鼻祖是驸马
30年多靠诗书联络 众诗友上周终相聚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客家傀儡戏 鼻祖是驸马

傀儡戏(资料图)
 

N海都记者 李帅 关铭荣 文/图

海都讯 儡的读音是(lěi),“傀儡”,本义指木偶。《闽西客家大典》执行主编高晓斌说,古老的傀儡戏在闽西地区流传至今,它又被叫作闽西客家木偶戏。

高晓斌说,傀儡上的线少的有十几条,多的有二十几条,表演时,功夫全在傀儡戏艺人的手上。难的是,既要照顾到木偶动作的流畅,唱腔还要配合得自然完美,合乎剧情。如此大的难度,让傀儡戏艺人被称为戏客先生。与真人演戏唱对台的时候,傀儡戏先开锣,表示对戏客先生的尊重。

傀儡戏据说还与皇家有渊源。傀儡戏的鼻祖名叫田公,是汉高祖时的驸马,艺人们称他是田公元帅,拜为戏神。戏客先生们把田公的形象制成傀儡,在所有傀儡中,它的地位最高。放入戏箱时,田公不能放底下,只能放最上面;每场演出之前,要提着它在台上转一圈,谓之“踏台”;有龙灯、舞狮参拜时,要把它提出来接见;有时还提着它除邪出煞。

高晓斌说,傀儡戏之所以在闽西客家地区保留,并且广受欢迎,这与客家居住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交通还没那么方便,演员众多的戏班来一次不容易,而傀儡戏班的人数和道具比较少,翻山越岭比较方便,而且傀儡戏表演时,小小舞台,两三木偶,就能演绎悲欢离合。因此,客家乡村里有什么喜事,就会唱一台傀儡戏。

感谢翁文峰题字,奖励2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