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9版:社区/坊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戏里戏外皆人生
小区有个“活雷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里戏外皆人生

徐雅英年轻时参加闽剧表演的照片
如今82岁的徐雅英依然气质不凡
1954年,徐雅英和丈夫订婚时拍的照片
 

N海都记者 吕蕴岚 包华 文/图

海都讯 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明亮的双眼顾盼有情,言语行动文雅怡人,初见82岁的徐雅英,许多人都认为她应该是退休不久的老教师。实际上,徐雅英没有上过一天学,13岁开始学唱闽剧,对着剧本认识了一些字。她唱了一辈子的闽剧,在闽剧团里认识丈夫,靠着唱闽剧的收入辛苦养家,晚年加入闽剧社为票友当义务技术指导,乐在其中。

徐雅英有一本相册,生活照不多,几乎都是剧照。如她所说,她在闽剧里演绎别人的故事,看惯世相百态,在戏外过自己的生活,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仿佛同时拥有了两段人生。

自幼学戏因戏结姻缘

徐雅英出生于1933年,她的家就是一个小小的闽剧班子。当时闽剧还盛行“女班”,徐雅英的母亲和姑姑们上台表演,爷爷、父亲和叔叔们配乐,或在后台打杂。听闽剧是当时福州乡亲非常喜爱的娱乐方式,这个小班子以徐家人为主,还吸收了其他人员,常年在福州市郊演出。

战争年代,听戏的人大为减少,父亲去当人力车夫补贴家用,一家人糊口都困难,更别提送徐雅英上学。10岁左右,徐雅英去纺纱作坊里当小工;13岁左右,她提出学戏,爷爷叹息着答应了。苦练两年后,她登台先跑龙套,后来成为台柱花旦、青衣。

解放后,政府整合民间闽剧班子,成立文化馆,男女演员共同排戏、登台。徐雅英常演千金小姐,和男演员李克明对戏,两人因戏生情,1954年订婚。那一年,徐雅英21岁,李克明大她7岁,两人去照相馆拍了一张时髦的订婚照。

中年丧夫终身不离闽剧

1955年,徐雅英生下大女儿,后来又陆续生育了3个子女。夫妻俩收入甚微,经济压力很大。徐雅英怀孕7个月时仍坚持工作,生完孩子出月子又登台,夫妻俩仍要时常借钱度日。

1960年,徐雅英随团奔赴南平。后来,剧团停演,她被安排到当地工厂当女工。1977年,李克明病逝,当时只有大女儿已经参加工作,徐雅英又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983年,她回到福州,加入民间剧团演出。退休后,她加入榕嘉闽剧联谊社,义务指导票友唱戏。

徐雅英终身没有离开闽剧舞台,举手投足透着精致优雅。在80岁那年,她登台亮相,仍有观众夸奖这位花旦“三四十岁就有这样的功底,不容易”。有观众追到后台,看到卸妆的徐雅英,猜测她60岁,而在得知她的真实年龄后,全都惊掉了下巴。

如今,徐雅英与大女儿同住,生活俭朴安宁,“跟着闽剧认字,通人情,明道理,知足常乐”。

感谢福州吴先生提供线索,奖励50元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