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薇 实习生 王伟森
海都讯 哈佛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史钊垒有着颇为“传奇”的经历:小学四年级时跟随父母到美国上学,初二时又回到国内,因为课堂上爱打断老师、不会写作业而被老师判为“差生”;从复旦大学的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完成了一次“专业大跨越”。现在,史钊垒是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前主席、REAP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中科院联合发起)研究员。
而本周末,他将来到福州,与榕城的学子和家长们见面,分享自己的求学故事,交流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探讨名校如何培养学生博雅通达的人格,以及未来的精英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如果你也想参加,赶紧到“海都教育”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aidujiaoyuhao)抢票吧!
哈佛让他知道优秀有很多种
史钊垒从小接受以考试为导向的中国式教育,小学四年级时随父母旅美四年,然后又回到国内,对国内的教育经历了一场“逆向适应”。大学期间,史钊垒又亲身经历了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自身的经历让他对中美教育的差异有了切身体悟,而对教育改革的期待,让他决定放下电路板,转而投身教育。在冯氏奖学金的资助下,他赴哈佛攻读教育学硕士。
说起在哈佛的经历,史钊垒说,自己在哈佛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一个人的优秀是可以从很多的维度去定义的,数学天才、艺术牛人、社会活动家……哈佛汇聚了世界上各种优秀的人才,但他们的优秀并不是在同一个维度上,而是在多个维度上,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上。
史钊垒对中美教育的差异感触颇多。在他看来,美国教育更强调公民意识和批判意识,更注重个人通识素养的培养,而良好的通识教育,将为青少年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名校优生对话 追求卓越人生
史钊垒的分享会,是“新视野国际青年论坛”之“对话优秀”系列公益讲坛的第一讲。
“新视野国际青年论坛”由一批毕业于哈佛、普林斯顿、清华、复旦等名校的优秀学生发起,其中大部分人是福州一中校友。论坛将邀请世界名校的优等生代表,与福建的青年学生、家长、教育界人士对话,分享他们的名校之路、励志人生以及对中国教育革新的前沿观点与思考。论坛旨在通过交流,以榜样力量、精英伦理激励年轻人追求卓越、大胆创新,成就理想人生,同时推动通识教育在福建中学教育中的探索与先行。
此次分享会的嘉宾共有三人,除了史钊垒,还包括李峭寒(毕业于美国常春藤高校布朗大学,现任英国巴克莱银行香港投行部分析员,大学期间曾参与创办社交网络公司,通识教育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孙琳(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班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巴黎高等政治学院访学经历),三位嘉宾将介绍自己的海外求学经历、创新创业的思维与实践,并从全球视野来介绍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帮助青少年寻找开阔视野、提升思维的能力。
□活动预告
《理想与现实——中西教育如何造就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演讲者:史钊垒(“新视野国际青年论坛”特邀嘉宾,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前主席)
时间:5月24日(周六)14: 30—17:00
地点:福建省科技馆二楼(第二科报厅)
报名要求:12岁以上学生或学生家长
“新视野国际青年论坛”官网:www.xsy.org.cn
□抢票规则
1.抢票者需先关注“海峡都市报海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扫描本版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haidujiaoyuhao”)。
2.5月22日起,抢票活动正式开始。抢票者需要向“海峡都市报海都教育”微信公众号发送如下消息:“新视野#姓名#联系电话”(如:新视野#张三#136××××××××)。我们将根据发送消息的先后顺序(以微信公众号后台显示为准),确定150个入场名额。
3.无需纸质门票,凭“海都教育”公众号发送的“抢票成功”微信回复入场,每条回复最多可让两人入场(转发的消息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