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4版:社区/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莆田二十四景”出炉
莆田刺绣即将逝去的艺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莆田刺绣即将逝去的艺术
纯手工绣费时费力,价钱高,很少有人订,机械刺绣逐渐取而代之
戴大姐多年练就了针线绝活
戴大姐绣的龙栩栩如生
这张绣床跟随绣工戴大姐十几年了
电脑控制的刺绣机台能同时绣多幅图案
 

N海都记者 谢丹 马俊杰 文/图

海都讯 提起刺绣,人们首先想到苏、蜀、湘、粤四大名绣,但莆田刺绣也曾远销海外,旧时精美的刺绣衣物是大户人家才买得起的奢侈品,寻常百姓家遇生子、婚嫁、寿宴时也会添置。但如今,除了在戏剧舞台和祭祀仪式上能看到刺绣外,生活中基本看不到莆田刺绣的影子,绣娘更是难寻。

刺绣难学难精 年轻人不愿学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荔城区新度镇南梧塘村绣娘戴兰鸳家中。侧屋里一个简易木架子上,四根木头框将布撑平便是绣床,黄色绸布上有绣了一半的彩色龙凤图案,这是给妈祖神像绣的衣服。戴兰鸳说,现在没有以前绣得精细了,也几乎没有人定制那样精细的绣品了。

45岁的戴兰鸳20年前开始学刺绣,绣床跟了她十几年,飞针走线令人目不暇接。戴兰鸳说,她做绣活也不是很费眼,不用盯着,只瞥一下就知道位置。多年练就的拿针感觉,对初学的人来说是最难的,一件好的绣品需要多年的经验,现在没有人跟她学了,又累又费时,挣得也不多,年轻人宁愿去打工。

电脑输入花样 多幅同时开绣

罗丽英在胜利北街东岩山公园附近经营一家专做舞台服装的店铺,从1978年干到现在,4月22日湄洲岛妈祖诞辰祭祀大典的全部服装就是她店里做的。

“以前店里有100多位绣娘,现在只有3位了。”罗丽英说,从1988年起就不用手工绣了,现在店里有一台10头的电动绣花机,电脑输入图样,十幅图案同时开始绣,复杂一点的图案,两天便能完成,纯手工绣的话,一幅就要小半个月。

“莆田基本没人买纯手工精细绣品了,只有莆仙戏的戏服、妈祖神像服装和祭祀时用的桌裙、八仙彩等还用刺绣。”罗丽英说,现在台湾、东南亚和其他地方的宫庙也会来订购绣品,但多是半机绣半手工的,纯手工的太贵了。

没有发展市场 也没好的设计

罗丽英精于刺绣,以前100多位绣娘都是她的徒弟,看绣片她就能知道是谁秀的,因为每位绣娘都有自己的针法特点,“越大的图案越好绣,越小的越费工夫,培养一个好绣娘很不容易。”

罗丽英告诉记者,手绣有不可取代的艺术价值,“莆田的刺绣衰微没落了,现在人们只熟悉苏杭和广东的刺绣,莆田没有刺绣发展的市场,也没有好的设计。”罗丽英感慨,年轻人不愿意来学是有原因的,现在虽然精美的刺绣价值不菲,有很大的需求空间,但莆田刺绣的现状,走精细产业化道路太难。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