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文娱/闽星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泉州16岁少年今晚登央视《微逗秀》
一大拨诗人“来袭”
“作者寻找读者” 330本书半小时“抢”光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大拨诗人“来袭”
海峡诗会昨日开幕,来的有“眼医诗人”、“打工妹诗人”、“书商诗人”
陈克华是台湾很有名的“眼医诗人”
郑小琼在广东边打工边写诗
沈浩波是出版人,福州的萧鼎就是他“挖”出来的
 

N海都记者 宋晖

海都讯 昨日,2014海峡诗会在福州举行,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港澳台办公室、福建省文联主办。邀请来的两岸近30位诗人,既有“60后”的“老”诗人,也有“70后”、“80后”的新生代。而这些诗人的正式职业也很有趣,有眼科医生、打工妹、图书商人、演唱会企划。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诗人都不能靠诗歌养活自己。

当医生是生活所需,写诗是生命所需

陈克华是台湾著名的“眼医诗人”,他告诉记者,他从16岁起开始写诗,如今写了40多年了。“当医生当然很忙,可是忙永远只是借口,写诗既然是我的兴趣,那再忙也得写,因为当医生是生活所需,写诗是生命所需,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在台湾每个诗人都会有一个与诗无关的职业,创作绝对是在工作时间之外的事,大陆大概也一样吧。”

除了写诗,陈克华还是著名的歌词创作者,用此次参加海峡诗会的台北诗歌节策展人杨佳娴的话说,是“他写的歌都是我妈妈和我一样喜欢的”。从《台北的天空》开始,陈克华创作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歌曲:苏芮的《有情天地》、齐豫的《九月的高跟鞋》、蔡琴的《蝶衣》、凤飞飞的《驿站》。杨佳娴说,台湾很多诗人的诗会被编成流行歌,比如老一辈的余光中、郑愁予,年轻一些的张大春、陈克华,再年轻的还有夏宇。这算是他们的一份外快。

台湾诗歌奖最高60万新台币,但只此一次

在台湾,诗人的另外一份“外快”是诗歌奖,杨佳娴介绍说,每年台湾都会有各种级别的文学奖、诗歌奖,从高中到大学,从各县市的文学奖到《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的三大文学奖,奖金不高,1万到3万新台币(相当于2000~6000元人民币)。杨佳娴说,“我记得台湾最高的一次诗歌奖是60万新台币(约12万元人民币),不过只此一次,是香水品牌办的情诗比赛。”

诗歌作者的背景应是越多元越好

除了“眼医诗人”,此次来的还有打工妹诗人(郑小琼)、图书商诗人(沈浩波)、演唱会企划诗人(台湾80后诗人崔香兰)……当然也有从事与文字工作及诗歌走得比较近的,如驻校诗人、文学系教师、文学杂志编辑等。

杨佳娴说,在台湾,诗歌好像是一种青春的热病,大家年轻时都要“发作”一次,但之后持续写诗的只剩下一小撮,做着其他的事,写着不同的诗。“这样的状态其实挺好,写诗是爱好,与利益无关,而写作者的背景应是越多元越好,有一段时间在台湾写诗的人集中在院校,风格太一致。但像余光中那一代,有军人,有商人,多元化才能丰富诗歌,现在年轻一代又比较多元了,他们会更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谈及台湾的现代诗和大陆的有多大差别时,陈克华说,“很大,台湾现代诗已经变成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年轻一辈的诗人所受的诗歌教育,既是他们的养分,也是他们的框架;而大陆很多诗人是从生活出发的,那样的感受力和爆发力会更强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