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邱岩
也许,福州楼市从来没有一个6月,如今年的6月这样重要。
早在年初,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就曾告诉记者:由于2013年的楼市销售业绩飘红,众多开发商不约而同地大幅提高年度销售指标,若上半年楼市一旦陷入僵持,随着年度业绩考核的步步逼近,持续的销售压力也将迫使开发商采取进一步措施。
现在,压力来了。
据CRIC克而瑞福州机构数据显示:3月份,福州市普通商品住宅(不含别墅,下同)成交量为1713套,同比下滑43.96%,“金三”落空;4月份,成交量进一步下滑,仅1267套,同比降幅28.26%,“银四”也难名副其实;5月份,成交套数仅为1011套,同比下降39.32%,“红五月”渐行渐远。
这组数据,甚至低于楼市深度调控的2011年,创下了近五年来的楼市成交新低。这也意味着,3—5月这上半年乃至全年最佳的销售旺季,近乎全面失守。
现在,上半年只剩下6月份,而下半年紧接着便面临传统销售淡季的7、8月暑期档,原本观望的购房者更备受高温的考验——
形势严峻,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开发商也没闲着:
3月初,已有开发商率先“动价”,第一轮价格风潮呼啸而来,低起价和少数特价房成了吸引购房者、打开局面的共同手段。
至4月,各类事件营销此起彼伏,开发商主动出击,以花样繁多的营销噱头,博得了诸多购房者的眼球。
而到了5月下旬,第二轮价格“暗战”重新打响,这一次相较3月,内部价、特批价、员工价成了市场主流,优惠力度更大,影响自然更为深远。
因为,谁都知道:这个6月,将是上半年的最后一搏。
若成功破局,各大楼盘将迎来难得的缓冲期,福州楼市也可重新调整,备战下半年。
不过,退一步说,即便6月的市场有所起色,也难改上半年整体低迷的局势,当下,开发商最需要的是找到破局的钥匙——这把钥匙,是已然揭幕的价格之变,还是若隐若现的政策之变?
(详见今日B02、B03、B04、B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