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薇 见习记者 黄飞燕 许毅栋 文/图
海都讯 昨天中午,201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出炉:要求考生根据一句关于“空谷”的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是议论文。昨日下午,海都报第一时间邀请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著名作家陈希我,福州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兆芳三位嘉宾作客海都网,对今年高考作文进行了点评。
不少考生和家长认为,相比去年的作文题(根据顾城的一首诗写作),今年的题目要容易些。不过,三位嘉宾认为,从考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很多考生思路放不开,大多从“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等角度来立意,这样写尽管比较保险,但也缺乏创新思维,难以出彩。
王立根老师还提到,从全国的作文题来看,命题者的思辨性仍显得不足,“全国很多高考作文题都在浅思考”。
2014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关键词:2014福建作文题
题目平实指向性单一
针对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王立根老师认为,这个题目非常平实,但仍留有思考的空间。“空谷是什么,大概是一种人生旅途中的障碍,或者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问题或困难。那你的态度是什么,一种就是悬崖,深不可测,很危险,另一种是栈道或者桥梁,代表乐观的态度。当然也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写,比如认为悬崖也不错,悬崖也可以观赏,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斗志。”
陈希我认为,今年作文题的倾向性太明显。“悬崖和桥梁栈道,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觉得这个题目出得有点问题。”
王兆芳老师认为,今年作文题延续了近四年来的材料作文的思路,虽说指向性比较单一,但还是比较清晰的。
要打开思路
昨天,有很多网友在“海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提问,从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直面困难的角度立意,是否可以?
王立根老师说,从考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是从“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的立意来写,不容易出错,但创新不足。他认为,考生也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写,“有学生作文标题是‘空谷幽幽、静静观赏’,这样的立意就很好。”
王兆芳老师说,写好这个题目,主要还是思路的问题,一旦思路打开,空间就有了。比如,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写在空谷中的经历,当然这个空谷是比喻困境,还有爬出空谷的特殊手段,即寻找“栈道桥梁”,通过“栈道”或“桥梁”,找到爬出“空谷”的途径,实现人生的飞跃和困境的突破等等,“可惜几乎没有学生这样写”。
有网友指出,今年的题目“似曾相识”——表演艺术家白淑贤讲过:“有人看到大峡谷时候就想到深渊,而我看到大峡谷就想架一座桥过去。”网友认为,今年的题目有旧题改编的嫌疑,容易让人套题。不过,王兆芳老师说,所谓套题,就是说缺少针对性,只要文章有针对性、能套得住,那也无可厚非。
关键词:高考评卷“评卷老师格局要大一点”
三位嘉宾对高考评卷也有非常大的期待。陈希我说,今年的作文题比较考验评卷老师的智慧。比如有学生说,讲到空谷就想到“空谷幽兰”,“我不需要过空谷,我就待在原地,这样的立意给不给高分呢?”
他说,尽管好作文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包括书写、语言、文采、材料、结构等,但他不太赞成学生把作文写得太出彩,因为高考作文评卷时间极其有限,太出彩的作文,很考验评卷老师的时间和精力。
身为一线教师,王兆芳也提到,改卷是最后一关,“这一关如果做不好,前面我们很多教学和指导的工作就没有意义”。
王立根建议,高考评卷老师“格局要大一点”,考生只要从材料切入,写出好文章就应该给高分。
关键词:高考命题“很多作文出卷人都在浅思考”
2014年全国各地的作文题出炉后,网友发现,湖北、山东、辽宁的作文题材料雷同,都是关于“看风景”的。三位嘉宾就高考命题也进行了探讨。
王立根老师指出,现在整个社会的阅读偏碎片化,喜欢小资、心灵鸡汤的东西,不去阅读深刻的东西、深邃的东西,高考命题也是如此,大多是不深刻的东西。“我起先对这样的文字也很感兴趣,但逐渐发现一点营养都没有,全国很多语文老师出卷子都在浅思考。我们过去读鲁迅,现在这样的文章却没人看。”
在福建师大文学院任教的陈希我也说,浅阅读直接导致学生上大学后语文能力不足,文学性稍微强一点、深一点的东西就接受不了。“我很奇怪,现在的小孩都又漂亮又聪明,为什么满脑袋都是心灵鸡汤?”
□花絮
忆当年高考作文
王立根老师1961年参加高考,当年的作文题是:学习毛主席著作读后感。
陈希我老师1979年参加高考,他说,那年的作文题让他“一辈子都忘不掉”,要求考生把一个福建作家的文章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陈希我说,当时老师没有训练过改写,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不过他觉得,改写的形式挺好,不容易套题,也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