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2版:健康馆/保健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未来10年 你的心脑血管风险是多少?
海产品虽美味 吃太多也会闹毛病
医患有效沟通,提升诊疗质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来10年 你的心脑血管风险是多少?

 

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越多,将来发生心梗、脑梗的机会越大,高血压患者要做好危险因素筛查与评估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张先生今年40岁,他的血压是142/98mmHg,医生提醒他要注意饮食和运动,有必要时还得服降压药。张先生不明白,自己的血压只是稍稍高了一点,现在也没任何症状,为什么就被医生说成“高危”了呢?

专家解释,评估高血压患者面临的风险,不能单单只看血压数字的高低,还要看看是否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如果这些因素越多,未来10年,他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就越大!专家提醒,无论高血压患者和医生,都不能只看血压数值的高低,更要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存在。

据悉,我国首个在门诊中大规模开展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管理项目启动,有包括福建省立医院在内的全国150家三甲医院参与,今后患者前往这些医院的高血压门诊就诊时,就可进行风险筛查和评估。

轻度高血压也可能很高危 6项危险因素中你有几项?

“高血压患者里,有的病人高压170mmHg,低压110mmHg,他可能是中危患者;有的病人血压不高,只有140/90mmHg,但他可能是高危患者。高血压的风险,不能只看血压的高低,还要看合并多少危险因素。”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分会主任委员浦晓东教授介绍,轻度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其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比如一个人的高压在140~159mmHg或低压在90~99mmHg,他如果没有危险因素,那么他属低危的;如果他有1到2个危险因素,那么他属中危的;如果有合并器官损害、糖尿病等临床并发症,他就属于很高危的人群,10年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将显著升高。又如某个患者有家族卒中史,那么他发生卒中的风险也会大大升高,这部分患者应该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以药物治疗,绝不能掉以轻心。

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陈慧教授介绍,吸烟、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早发心脏病家族史以及男性年龄大于55岁、女性年龄大于65岁这6种情况都是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显示,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中,有94.2%的患者有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随着危险因素数目增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倍增:高血压合并1~2个危险因素,患者在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15%~20%;合并3个以上危险因素,患者在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20%~30%;若高血压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患者发生心血管的风险与没有危险因素的患者相比最高可增40倍之多!

全面干预高血压 既有饮食干预也有药物干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病内科副主任吴黎明教授介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目标是140/90mmHg以下,而对于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危病人来说,血压应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酌情降至更低水平。因此,高血压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更严格的血压控制和更早期的风险干预。

吴教授介绍,性别、年龄、家族史以及种族,这四种高血压的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等因素是可干预的,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生活习惯16字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通过这一套生活方式,可以改变患者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可以逆转危险因素,减轻或者延缓病情的进展。

另外,如果高血压合并其他心血管因素,在药物选择上也有所变化,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甚至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既能够控制血压,又能够治疗相关的疾病,包括他的危险因素。因此,全面干预高血压,既有饮食干预也有药物的干预。

□专家提醒

刚被诊断为高血压的病人,在前往项目实施医院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筛查与评估之前,应了解一下自己的父母有没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及最早的发病年龄,同时测量好自己的腰围和体重,将自己的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带好,以方便做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与评估。

□相关新闻

你的心血管风险是多少?“心血管危险档案”可查询

据介绍,一项由卫生部发起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全面管理工程”日前启动,计划在全国近50个城市的150家三甲医院开展。这是我国首个在门诊中大规模开展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管理项目。通过此项目,高血压患者可获得免费易行的血压测量及危险因素筛查,尽早发现被忽略的风险因素,同时,电脑会根据筛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脑卒中及10年内冠心病发生的风险评估,帮助患者建立自己的“心血管危险档案”,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管理血压和危险因素的综合诊疗方案,长期关注或随访患者,帮助患者更好地规避心脑血管病危险的发生。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