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谢丹 文/图
海都讯 “有事找阿板!”这句话在莆田涵江三江口镇东盛村尽人皆知。阿板本名郑玉星,65岁,阿板是村民对他一直以来惯用的称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民遇到困难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阿板,三江口镇政府工作人员到东盛村开展工作遇到问题时,第一个要找的也是阿板。
当过小学老师 退休后热心村务
阿板当了31年的小学老师,2004年退休后开始从事村里的计生工作。“村里40岁以下的人,三分之一都是他的学生,甚至还有一家三代人都是的。”三江口镇党委副书记林杰说,村里曾有14个月没有村委,实际上阿板负责所有村里事务。他把自己的手机号和家庭电话号码写在办公室门上,村民有事打电话他就来。
2006年3月,包括东盛村的4个村开始进行村内道路硬化工作,收钱成了头等难题,不少村民不理解。阿板上门劝说,跑遍了村里各家各户,最后提议,成立建路小组,四个村推选出人共同管理收上来的修路钱,所有的款项进出村民都可查看。很快,4个村的修路钱就收齐了。
自己千元慰问金 分给4个贫困户
郑金林是东盛村的贫困户,妻子残疾,仅有一个女儿,挤在十几平方米透风漏雨的房子里,后来不能住了就暂住在村部。其女儿是在家生的,没有医院出生证明,到12岁了还没有户口。“阿板不知道来过我家多少次,折腾了一个月把户口办了下来,孩子也安心去上学了。房子不能住了,阿板跑了很多次涵江区民政局,帮我争取到2万元,2010年6月开始盖房,11月就搬进了两层新房。”
2011年,阿板收到了区政府1000元慰问金,他分成4份,给了村里的4家低保困难户。据了解,这些年来,阿板为村里河道清淤、学校维修、道路硬化、安装路灯和为民义务办实事600多次。
“拿一分钱担一分责,做农村工作,自己人品要好,工作要公平公正,要耐心细致,要不怕劳苦,信任建立起来了,就会有一个良性循环,再难办的事,村民也会买一个面子。”阿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