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章微 文/图
海都讯 林依哥半年前右肩患了肩周炎,疼得胳膊都抬不起来,治疗了半年也没好。上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医生在他左腿扎了一针,他的胳膊当场就能抬起来。
为何手痛医脚?昨日,康复医院骨关节康复科主任蔡树河为我们一解这种独特针灸法的奥秘。
病例:胳膊半年抬不起左腿取穴治好
林依哥今年50岁,去年12月开始感觉右肩疼痛,厉害时胳膊都抬不起来,推拿、针灸、拔罐后也只是稍有改善。最近单位空调一吹,他就感觉右肩疼痛异常。听说康复医院骨关节康复科蔡树河医生对付久治不愈的骨关节病有独特的手法,他上周慕名而去。
蔡医生认为是肩周炎导致林依哥肩关节周边肌肉痉挛,致手臂活动受限,但他的治疗方法却与众不同——他在林依哥左小腿“足三里”下一两寸的地方找到了一个结节,这个一压就疼的结节被称为“肩痛穴”,一针下去,林依哥麻到脚底。针毕,依哥当场就感觉右肩没那么痛了。蔡医生再在他肩膀施以关节松动手法,半个小时后,林依哥右手能完全举起来。
经过一周的综合治疗,如今,林依哥的右肩完全不疼了。
无独有偶,上个月,苏依姆早晨弯腰刷牙,突然腰痛得直不起来,家附近医院的医生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治疗了很久也不见好,家人只好找到蔡医生。蔡医生在她手掌上扎了一针,当场腰就没有那么疼了。“主要是弯腰动作导致部分肌肉因负荷过度保护性痉挛,压迫了坐骨神经所致。”蔡医生说。
揭秘:远端取穴用新刺激替疼痛点
为何手痛医脚,腰痛医手?
蔡树河医生告诉记者,他给这两位病人采用的特殊的针灸手法叫“巨刺法”,是他继承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吴炳煌教授的一种传统的针灸手法,巨刺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主要特点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
蔡医生说,比如林依哥的肩周炎,他肩关节周边肌肉痉挛,已经高度紧张了,若只是局部推拿,身体启动保护机制,这里的肌肉就更紧了。左腿上的“肩痛穴”和右肩关节刚好处于最远对称的位置,好比跷跷板的关系,一高一低,一松一弛。针灸刺激“肩痛穴”,该穴紧张,右肩关节就松弛。这好比右肩关节“解锁”了,打开了“治疗之门”,再辅以其他治疗手法,往往能事半功倍。
蔡树河医生说,巨刺法这种特色针灸手法,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对肢体疼痛、功能障碍及运动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