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0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探秘福建女子戒毒所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6·26禁毒日
探秘福建女子戒毒所
戒毒者每天的安排都满满的,上课、劳动、培训、锻炼,目的是让她们没时间想毒品
女子戒毒所里戒毒人员正在进行体育锻炼
 

N海都记者 苏燕梅 文/图

海都讯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在福州,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它与世隔绝,戒毒人员在那里和毒瘾进行抗争。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一群民警和他们在一起。近日,海都记者走访了福建省女子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女子戒毒所)和福建榕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揭开戒毒所的神秘面纱。

直击 进来,两重监控门“刷脸”出去,毒品摆面前“考验”

进入女子戒毒所,要经过两重监控门,监控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刷脸”后才能进入。在戒毒所里,戒毒人员不仅有大老板,有农民,还有一些大学生。戒毒所和学校很相似,有食堂、教学楼、宿舍,还有劳动车间。戒毒人员在戒毒所里,也有考核分数,只有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回归社会。当然,回归社会之前,她们还要进行一项测试,毒品摆在面前,看看她们能否经受毒品的“考验”。

女子戒毒所,一直积极探索“361”戒毒模式,3代表的是戒毒的三个时期:生理脱毒期、身心康复期、回归适应期;6代表的是6种治疗方式:药疗、心疗、行疗、体疗、仪疗、食疗;1代表延伸服务。

女子戒毒所的民警介绍,戒毒人员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除了上课接受教育、生产劳动、职业技能培训,还要做心理测试,玩沙盘,和心理咨询师聊天,和中学体育老师一起做操。做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她们没时间想毒品。

人物 女子戒毒所有群“小妈”

在女子戒毒所,有一群叫“小妈”的民警,天天盯着戒毒人员,关注她们的喜怒哀乐和情绪变化。

20多岁的包教民警林文燕到女子戒毒所上班的第一天,就听到16名戒毒人员喊自己“小妈”。对于这个称呼,林文燕一开始很不习惯。同事告诉她,这里的戒毒人员不少出自单亲、离异家庭,缺少家庭的关爱才让她们走上了吸毒之路,而民警要像她们的家人一样,关心爱护她们。

朝夕相处,林文燕很快适应了“小妈”的角色,负责16名戒毒人员的吃喝拉撒。在女子戒毒所里,戒毒人员具有多重身份,既是违法者、受害者,也是病人。林文燕和戒毒人员经常交流。戒毒人员每周都会写周记,记录自己的心情和烦恼。而林文燕总是认真地阅读她们的周记,并做好点评。

在林文燕的“孩子”中,80后的小芳显得很特别。小芳是被自己的亲弟弟举报进来的。小芳进来不久,丈夫就向她提出了离婚。小芳觉得自己被家庭抛弃了,对家庭充满了仇恨。小芳把自己的迷惘写进了周记。林文燕读了之后,多次找她聊天开解。最终,小芳同意了离婚。

“现在戒毒人员低龄化现象严重。”一位民警告诉记者,在女子戒毒所里,90后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一半,最年轻的是1997年出生的。这些孩子本来应该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却来到了这里,真是太可惜了。

故事 三进三出戒毒所她和毒品抗战了八年

前几天,在福建省女子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里,阿文说起自己的戒毒史,忍不住落泪了。为了戒掉毒瘾,阿文三进三出戒毒所,和毒品抗战了八年,才戒了它。

吸毒前,阿文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当时大街上满是自行车的年代,阿文就骑上了八千多元的摩托车。而幸福的生活,就因为一包海洛因改变了。阿文的丈夫是个吸毒人员,2001年,阿文在床下捡到了一包海洛因,没想到,一吸就上瘾了。此后,阿文把所有的钱都换成了海洛因,生意也没心思做了。

家人把阿文用铁链锁了几天,以为阿文能戒掉毒瘾。可是,铁链一打开,阿文又吸上了。到了2001年8月,阿文被抓了。两年的强制戒毒结束后,以前的“毒友”找上门,阿文又复吸了。2003年,她又被抓了。一年过去后,她出来了,可是不久又进了女子戒毒所。就这样,她三进三出女子戒毒所,到了2008年才出来。在女子戒毒所的这几年,阿文很感谢帮助自己的民警,因为她知道,自己继续吸下去,将走上一条不归路。身边因注射过量或染上艾滋病去世的毒友,用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从女子戒毒所出来后,阿文来到了莆田一家工厂上班,和以前的“毒友”断绝了联系。对于儿子不在自己身边长大,阿文觉得很愧疚。“儿子恨死我了”,阿文说,儿子曾跟别人说,她年轻时做了坏事,一家人都被她害惨了。

这些年,阿文对于海洛因有了免疫力,有时看到别人在吸毒,她就默默离开。“毒品太可怕了,一旦上瘾,别人都救不了你,只有自己救自己。”

(文中人物均化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