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特派记者 邱也栩 黄孔瑜 文/图
海都讯 龙祥岛,这片三环边上的城市湿地,经海都报连日报道,成了福州市民周末郊游的好去处。一些市民在称赞这“望山见水”的拉风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岛上基础设施匮乏和乱丢垃圾频现的隐忧。
如何让最拉风的城市湿地更加名副其实?前有乌龙江湿地公园荒烟蔓草、湿地沙化的前车之鉴,不能不让人警醒。上周,海都记者一行前往香港湿地公园取经,其对湿地的妥善规划和保护的经验,将给龙祥岛以启发。
生态缓冲“补出来”的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在香港新界北部的天水围一带,距离中环市区大约25公里。天水围的大部分地方均是公共屋邨,俗称公屋,相当于内地的廉租房。湿地公园与龙祥岛一样,就在城市的边上,隔着后海湾遥望,便是深圳的福田区。
6月25日,海都记者搭乘西铁线在天水围下车,换乘705线轻轨,很快就到了湿地公园。轻轨站就设在公屋与湿地公园之间,一出站,花圃、绿道、行道树,满眼的葱绿扑面而来,清新舒适的氛围与市区高楼林立、行色匆匆的快节奏截然不同。
别看如今绿树成荫,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之前,这里却是成片鱼塘。海都记者了解到,香港政府开发了这片区域后,周边的鱼塘被填平并发展成为以住宅为主的新市镇。香港湿地公园所在的位置,原本拟用作生态缓解区,以弥补因天水围的都市发展而失去的湿地。
在1998年,前渔农署(现更名为渔农自然护理署)及前香港旅游协会(现更名为香港旅游发展局)展开一项可行性研究,结论是可在该生态缓解区发展一个集自然护理、教育及旅游用途于一身的湿地公园,而不削弱其生态缓解功能。2006年5月,香港湿地公园正式开幕。
从城市抽离 与自然一体
比起龙祥岛水域,香港湿地公园面积要小得多,不到前者的七分之一。整个湿地公园包括湿地保护区和访客中心两部分,占地仅0.6平方公里,好在设计规划得当,虽辽阔不足,但精巧有余,观赏性并不逊色。
走出售票厅,海都记者留意到,公园的一些建筑材料,干脆就是“二手货”:售票处南面的一堵砖墙,是旧村屋拆卸后回收的青砖砌成;从香港流浮山养蚝场收取被废弃的蚝壳,造成防太阳直射的蚝壳墙;入口广场的黄冈岩砖,是清拆旧警察总部大楼时留下的。
中心大楼内,海都记者看到许多有关保育湿地生态环境的主题展览。透过一堵巨型的玻璃幕墙,可观赏用以吸引候鸟的两排木椿。远处是高耸的楼宇,近处是宽阔的水域,令人顿感从城市中抽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我们尽量取用自然,节约排放。”常驻湿地公园的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高级主管陈嘉丽告诉海都记者,建造过程中,整个项目所使用的75%的结构混凝土,含有大量循环再造骨料或煤灰,此外,建筑本身也多用玻璃构件,以采用天然光,减少耗电量。
青葱掩映蜿蜒溪畔 藏数百种野生动植物
出了访客中心,海都记者进入湿地保护区。石板路上转一个弯,几名女工正蹲在地上清除杂草。青葱掩映下,溪水潺潺流。这条溪畔的漫游径曲折蜿蜒,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溪水注入一片淡水沼泽,眼前开阔起来,木栈道从沼泽上弯折穿过,脚下浮着睡莲,睡莲倚着挺水植物,别有一番野趣。这条“演替之径”意在说明开阔水域如何演替成湿木林。主植物群落按次改变,经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到灌木和乔木组成的湿木林。海都记者注意到,每隔几步,就立有一块图文并茂的解说牌。
往前路过蝴蝶园,保育人员特意种植了很多蜜源植物,为蝴蝶提供食物。再往里,水道变窄,两旁是繁密的红树林,这也是湿地公园中少有的原生态的树种。一座木浮桥坐落其中。这座浮桥的特别之处在于,由于其精巧的设计,它会随着潮水的涨落或升高,或降低。涨潮时,游客可近距离观看红树林的枝叶;降低时,俯身便可看到滩涂上的弹跳自如的弹涂鱼和红色惹眼的招潮蟹。
海都记者到时,正好是阵雨,有幸在短时间内看到了浮桥在不同水位下的样子。陈嘉丽说,公的招潮蟹钳子一大一小。大的来求偶和保护领土,小的来觅食。
公园的北部分布着三间观鸟屋,内有望远镜,仅留几个空格向外观测。有观鸟爱好者带着相机和干粮来此,一坐就是一整天。“遗憾的是,这个季节,是禽鸟最少的时候。”陈嘉丽说,截至2009年底,湿地保护区内记录到多种野生动植物,包括230种雀鸟、48种蜻蜓、148种蝴蝶和5种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