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城事/影像·气象
3上一版
 
台风“浣熊”生成 下周外围影响福建
闽北深山 13座神秘的明代石桥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7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北深山 13座神秘的明代石桥

曾经富甲一方的村子不再繁华
雨中,穿着蓑衣的老人从桥上走过,竹林映衬着民居,宛如世外桃源
一些鲜有人走的小桥,已经成了牧牛踱步的去处
古朴的石桥成了村里一道风景线
 

N海都记者 侯希辰 肖春道 文图

海都讯 一座深山里的小山村,一段1公里多长的溪流,却在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至万历元年(1572年)短短30多年,一口气建了13座石拱桥,并保留至今。

是谁建了如此之多的桥梁?是“风水”之说,还是“斗富”原因?……至今,重重谜云仍笼罩在这个闽北罕见的石桥建筑群上。日前,记者探秘山村。

村里古桥一座接一座

从南平建阳市区前往书坊乡饶坝村拿坑自然村,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路山路崎岖,一路溪水相伴。

刚到村口,一座小巧的单拱石桥就出现在眼前:桥身长满了藤蔓,还有一株古老的枫树和一株名贵的红豆杉伴桥头,清澈的溪水从桥下穿过,农人在不远处耕耘,一片田园风景。

拿坑自然村很小,只有40来户人家,两排古老的木屋沿溪而建。让人吃惊的是,穿村而过的溪涧上,石桥一座接一座。这些石桥“长”得很像,桥长六七米,桥面宽四五米,桥与桥离得很近,特别是村中心的3座石桥,仅隔20多米,仿佛每户人家门前都有石桥。

村里的老人说,13座古桥中,保存完整、还在使用的有8座。《书坊乡志》中记载,拿坑村这些石砌单拱桥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至万历元年(1572年)期间相继建成。

“斗富”还是风水之说?

短短30多年,是谁一下建造了13座石拱桥?小山村里留下了许多传说。

一种传说是,当年村里出了不少高官,家里出一名官员,就要捐建一座桥。也有传说,在明代,村附近发现了金矿,不少人因此暴富,在村里建了不少豪宅,为了“斗富”,就在村里比着建桥。还有一种说法,是与风水相关,传说拿坑村呈算盘形,几百年前,来了一名风水先生,说:“‘算盘’没有档,只要在村中建13座桥,‘算盘’有了档,村子便可财源滚滚。”

“古代修筑石桥,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一起寻访的几名建阳市文史研究者告诉记者,根据史志,明清时期,建阳城关也只有水南、水西、水东三座桥,“偏远山村一下建造了13座桥,肯定有深远的历史原因”。

拿坑村附近有大型古采石场

为了揭开古桥修建之谜,建阳市书坊乡宣传委员刘理保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他说,曾在距离拿坑村不远处,一个叫“打石坑”的地方,发现规模巨大的古采石场,在采石场附近有多座拿坑这样的古桥。刘理保由此推断,拿坑村是因采石业,采石工匠聚居,大概在南宋末年形成村落。

加之,宋朝以来,书坊曾是全国三大雕版印书中心之一,曾经有过“客商贩者往来如织”的辉煌,而拿坑是古代建(阳)邵(武)古道必经之地。“可以推断,当年各地来的文人学者、巨商大贾,到书坊买书时看到这里精美的石制品,或许也会欣然买一两件。家中要兴土木,也可能请拿坑石匠定做大批石制品。”刘理保告诉记者,在建阳找到不少明清时代用拿坑石料制作的石制品,这一段时期应是拿坑采石业的鼎盛时期,加上采金

业、采银业的繁荣,“因此可以解释古拿坑人为什么财大气粗,小小村落,竟修建了13座石拱桥。”

但古人为什么要建这么多桥?采石业与当时的书坊雕版印刷业有什么联系?古人留下的谜,还需要人们继续研究。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