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锟 实习生 林小慧 文/图
海都讯 长乐文岭镇阜山村,一家印染厂建在湿地公园边上,挂的竟是针织厂的牌子(详见本报7月6日A02版)。昨日,本报记者再次来到长乐,对该厂的污染问题进行追踪。长乐市环保局局长、文岭镇党委书记都表示,将立马对该厂采取行动,给予关停,并做好监督,不让其恢复生产。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重返印染厂所在地,发现工厂已停止生产,已不见工人。但是该厂老板还没有出现,据在场负责人说,老板在广州做生意。
文岭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该厂在2014年3月底至4月初期间,因举报被停产过,没想到竟偷偷开工。乡镇领导已经派人立马让该印染厂停产,并派镇环保站工作人员天天巡查,严防工厂再恢复生产。
长乐市环保局局长告诉记者,长乐市目前有25家正规的印染厂,但文岭镇并无登记在册的印染厂。经检查,该印染厂所排放的废水和废气都超标,存在污染。生产一吨原材料,会产生150多至200多斤的污染废水,而这些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湿地里,造成严重污染。此外,该厂的废气存在烟状和微颗粒物,废气污染程度大于废水排放的污染。他表示,要求工厂停工的同时,也要求拆除该印染厂设备,避免其“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