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政事/深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南京新区:种的不是树是森林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4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京新区:种的不是树是森林
海都记者走访南京、苏州昆山等地,探寻苏南绿化先进经验;今起推出“盛夏补绿第二季·考察篇”,欢迎市民通过海都热线968111以及本报官方微博、微信建言互动
南京日报供图位于石杨路互通的绿化带,比车道还宽
南京仙林大学城新区,走几步就能找到一片浓密的树林
 

N海都特派记者 王林成 文/图

海都讯 上个月底,本报联合福州市园林局推出了“盛夏补绿”第二季策划,烈日骄阳之下,榕城又掀起了一波全民补绿的高潮。截至昨天,已有数百名市民向本报提供补绿线索。

日前,海都记者一行前往南京、苏州昆山等地,探寻城市绿化的先进经验,希望为福州城市绿化提供借鉴和启示。拥有厚重底蕴的苏式园林,闻名天下,而如今,除了先人留下的丰富绿化遗产外,南京、苏州也努力在一些新区打造城市园林绿化的“新经典”。今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盛夏补绿第二季·考察篇——看苏南如何园林绿化?”今天,就先从南京新城区的绿化规划说起。

两大新城区绿化面积约占40%

初到南京城,很容易被茂密的法国梧桐树吸引,南京老城区的不少道路,两侧遍植法桐,绿荫如盖。

“这些法桐大部分是上世纪50年代种下的,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南京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贺永顺说,不过要看南京最近十年的城市绿化典范,就得看仙林大学城和河西新城。

仙林大学城和河西新城,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行车一进入这两个新区,目光就会被道路两侧以及中央宽阔的绿地包围。绿化带里广植高大的乔木,有时视线所及之处都是茂密的绿荫,仿佛置身于城市森林。

对此,南京林业大学的一位园林景观专家表示,近十年,江苏省各地市规划了不少新区,为新区预留足够的绿化用地,这样的理念已成大家的共识,具体的绿化规划标准也很完善了。江苏省近年来开发的新区,绿化面积至少都能达到约40%,已不是简单地种树,而是在打造有规模、森林式的绿化景观。

路边留20~50米绿化带比车道宽

南京的仙林大学城位于紫金山东麓,距离市中心新街口15公里,于2002年启动建设。贯穿大学城中央的仙林大道,绿色成为了道路的主色调,一些路段中央的绿化带,甚至比两旁的车道还要宽。行人和车辆穿行其中,首先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绿意。

除了众多大学进驻之外,仙林大学城还吸引了不少高科技企业,据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介绍,他们打出的一张重要名片就是——生态型大学城。“仙林大学城的绿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5%,已集中了江苏省约10%的在校大学生。”仙林大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南京市园林局:楼房为绿化退让

不论是行走在仙林大学城,还是南京河西新城,有一点让记者印象深刻,那就是道路两侧宽阔的、密种大树的绿化带。这让人心生好奇,如此统一而有规模的道路绿化,是如何形成的?

对此,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贺永顺表示:“南京在规划新区时,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楼房要为绿化退让,主干道两侧的楼房,一般要退让20~50米。”

留出来的空地,种上有层次的灌木和一排排的大树,就形成了一道绿色的缓冲区,可以有效地隔离噪声、空气污染等干扰。同时,这样的做法也有效地增加了新区的绿化面积。这样的绿化观念,不但是在南京的新城区,在南京机场高速等一些具备条件的主干道上,也得以体现。

征集令

榕城补绿邀您建言

今日起,本报“盛夏补绿第二季·考察篇——看苏南如何园林绿化?”系列报道将持续推出,你对于本报特派记者的报道,以及福州城市绿化、盛夏补绿行动有任何想法和建议,都可以通过海都热线968111、海峡都市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与我们交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