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特派记者 王林成 文/图
海都讯 昨天,本报推出了“盛夏补绿第二季·考察篇——看苏南如何园林绿化?”,首篇报道关注了南京新城区的森林式绿化(详见昨天A04版)。报道见报后,不少福州市民通过海都热线968111,以及本报官方微博、微信参与互动,有市民分享曾经在南京的绿化见闻,有市民希望进一步了解苏南绿化。
南京如何让城市道路绿意环抱,如何使一些路段周边的绿化变身城市森林?在南京走访期间,海都记者与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贺永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了南京众多森林式的城市绿化是如何造就的。
绿化分车带种大树 成南京新城区标配
一出南京禄口机场,机场高速两侧错落有致、绿荫繁茂的绿化带,就让人印象深刻。近处是小乔木,中央是各种观花或彩叶树种,远处是遮天蔽日的大树,这条省门第一路可以说浓缩了南京城市绿化的精华。
“我经常去南京出差,也比较喜欢留意城市的绿化植物。在我看来,南京新老城区的绿化各具特点。”福州市民刘先生说,南京老城区高大苍劲的法国梧桐,形成浓密的林荫,而南京新城区的绿化给人另外一种感觉,大片大片的绿地,种植着大量的树木,尤其是道路中央也不缺绿荫。
“规划绿化分车带,在其中种上大树,可以说是南京新城区的标配。”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贺永顺说,近年来,南京全市的新建道路,都在努力打造林荫道,希望经过几年的树木生长,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能有90%以上的林荫覆盖率。
重视绿化的层级 增加绿化量和艺术性
“南京算是平原地区,没有很多植被茂盛的山体,也是因此,南京市城建和园林部门很重视道路绿化。”南京农业大学园林生态专家郝日明教授说,而且这种观念从建国之后就逐渐形成了。
南京著名的景点中山陵所在的紫金山,如今是南京最大的“绿肺”之一,很多人不知道,上世纪50年代,紫金山还几乎是一座荒山。就在上世纪50年代,南京市政府开始呼吁为紫金山复绿,禁止砍伐,并有计划地补植了法国梧桐等乔木,如今都已长成参天大树。
如今南京老城区可绿化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新城区成了增加南京绿化量的重要区域。不同于老城区的道路绿化,南京新城区在道路两侧规划二三十米,甚至五十米宽的绿化带,种植的树木层层叠叠。
贺永顺副局长表示,在新城区,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都比较大,而且不存在遮挡视线等问题,所以会更加密集地种树。在密种树的同时,南京新区还很重视绿化的层级,矮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逐渐递进。这样做不但增加了绿化量,而且不失城市绿化的艺术性。
榕城绿化,要学南京好观念
曾在南京生活了5年的福州市民陈磊说,南京城的绿化给他的感受是,更加亲近老百姓。“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福州的森林覆盖率也比南京高出不少,但我觉得,南京有更多的绿化在市民身边。”
“我看到有人说,福州多山,南京则算平原,城市绿化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但我觉得这并不客观。”看了海都报昨天的报道后,市民刘女士细心对比了南京和福州的基本情况:“我查了一下,南京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福州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这样一平均,南京的人口密度要比我们高出不少。”
不少读者认为,福州绿化近年来进步也不小,不过南京新城区绿化规划等先进经验,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榕城补绿邀您建言
本报“盛夏补绿第二季·考察篇——看苏南如何园林绿化?”系列报道将持续推出,你对于本报特派记者的报道,以及福州城市绿化、盛夏补绿行动有任何想法和建议,都可以通过海都热线968111、海峡都市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与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