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黄颖 苏禹成 杨清竹 文/图
联合评选
海都讯在我国东海和南海的交汇处,有座美丽的海岛,她就是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东山岛,因主岛形似蝴蝶,它又被称蝶岛。
东山,有着天然美丽的海滨浴场,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度假,岛的东南面,还是著名的闽南渔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海鲜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到东山就要吃海鲜,已成了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
近几年来,东山县提出“一岛一城市、一岛一景区”的理念,把整个海岛作为一座城市来规划、建设和管理,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家园环境等方面打造城乡宜居海岛,获得“2014年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福建十大美丽海岛”、“中国优秀旅游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等多项荣誉。
空气清新 腥味不复闻
过了八尺门大桥,就进入了东山岛。行驶在岛上,昔日的乡间小路,变成了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
这是个凉风习习的傍晚,我们特地摇下车窗,呼吸新鲜空气,以往海边的腥臭味,如今几乎已经闻不到了,空气中是大海湿润的气息。在几年前,到东山的游客,路上是不敢开车窗的,因为一路都是海产品垃圾散发的臭味。而这也成了许多游客来到东山后,挥之不去的阴影。
近年来,东山开始打造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清除了占用近海海域和陆地的非法鲍鱼场,将污染环境的因素逐一清除。
全岛绿化 更好更宜居
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东山也不忘为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打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今年,东山确定每年投入5000万,三年投入1.5亿元,打造覆盖全岛的“绿化网”,东山目前森林覆盖率达27.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47平方米。岛上有市民文化广场、虎山公园、庙山公园、黄道周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
走在岛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路面干净、整洁,公园里,不时可听见居民们自娱自乐地唱着东山歌册。
在岛的北面,是光伏玻璃产业园,迈步园区,八车道的路面宽敞整洁,不时可见一辆辆车进出。近几年,东山县提出“退城入园”,将原来散落在岛上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光伏玻璃加工企业,集中到相应的产业园区,并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染。
如今的东山正一步步变得更好更漂亮更宜居,外出的东山人越来越多选择回家创业。
滨海旅游 步步皆风景
提起东山,人们就会想起东山标志性的景点——风动石景区。东山风动石位于岛的东北面。今天来到风动石景区的游客,看到的是一个耳目一新的景区。大气的入口广场、多功能的休闲广场、叠水区,沿着海岸修建的滨海木栈道,漫步其上,入目的是碧海蓝天。
沿着海岸往南,是南门湾、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洁白的沙滩上,看不到垃圾,蔚蓝的海水,清澈透底,三五成群的游客,穿着泳衣、戴着草帽,在嬉戏玩水,还有穿着婚纱的新人们,拍照留下这美丽一刻。这里是海上观日出日落的理想场所、沙滩运动的首选之地。
四个海湾的海岸线,有11.5公里长,东山县计划投资5亿元,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在这里建设海湾公园。目前,已建成金銮湾城市综合体段3.8公里,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湾公园风情景观带”,吸引众多游客和当地群众前来这个天然氧吧休闲观光。
□美中不足
整体规划滞后城建欠账较多
虽然东山有风动石、东门屿、关帝庙、马銮湾等诸多风景名胜,移步成景,不过,因为对整个岛的整体规划作得较迟,城市建设起步慢,因此,在岛上,一些较偏僻的角落里,仍可看到一些较荒凉的地方,或是被荒废或是正在开发中,鲜有人烟。
因城关所在地从原来的铜陵镇搬迁到西埔镇,旧城的街道显得较狭窄破旧,而新城区西埔镇起步较晚,地方较小,主要街道仅两三条。
东山名片
东山岛古称铜山,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东山于1916年建县,主岛面积220平方公里,有人口20多万人。
东山岛,冬暖夏凉,终年无霜,年平均气温20.8摄氏度,东山风光极具南国海滨特色。主岛七个月牙形的海湾首尾相连,绵延30多公里,是天然海滨浴场。岛上风景名胜众多,有明朝大将戚继光、郑成功屯兵遗址,大学士黄道周故居深井村,号称“天下第一奇石”的铜山风动石,还有龙、虎、狮、象四屿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