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僵尸站”变广告墙 赚了银子赔了信用
“安全套”雪糕
□微言1+1
副县长辞职 我们为何不习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僵尸站”变广告墙 赚了银子赔了信用

 

N小虎 小羽

福州市区里,有许多漂亮的公交站台,常年没有公交车停靠,广告却实时更新,我们称之为“僵尸车站”(详见昨日本报A31版)。站台不能投入使用,有关部门给出了种种理由,但从广告的更新情况看,这些“僵尸车站”已完全沦为商业广告的工具。

对于一个现代城市来说,公交车站是什么?它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承诺,是一个城市建设者对市民的承诺。站台建立起来,就昭告市民,公共汽车将在这里停靠,市民可以在此等候接入廉价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而站台广告呢?是这个系统的附属品——既然你提供给我便捷的车站,我候车时看看广告,也算是一种回报,对于公交站台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来说,这是一种双赢。

然而,“僵尸车站”则打破了这种双赢:公交站台建设者空许了多年的承诺,非但迟迟没兑现,还忽悠我来看你刷新了什么广告,从中赚取商业利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市民的欺骗。

社会公共服务,靠信用得以运转,信用背后是公平和公正,被欺骗的市民,自然不会对“僵尸车站”有任何好感,甚至对整个公交线路网的好感都会打折扣。站台建设通过广告收取了利润,却失去了市民的信任和好感,这值得吗?

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这些站台是道路建设时预先建设的,建好后再等线路配套,这种说法本也无可厚非。然而,我们看到这些站点,短则荒废一两年,长则近十年,不得不问一句,这规划也太超前了吧?就不能先留出空间,等到线路开通时再来建站台吗?一个“高大上”带着LED灯箱,却只有广告的“僵尸车站”,恐怕还不如一根铁杆戳在地上的临时站台。至少,后者是可以用的。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