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电梯罢工事件,归结起来似乎都是人民币的问题,哪怕业主与物业吵翻天,“带病”的电梯也不会自我修复,因此,业主和物业还不如坐下来好好商量,看看是否能找出对策破解电梯“钱”局。
目前福州市共有老旧电梯857台,而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中。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小编认为,首先,业主在使用电梯过程中,应该爱惜电梯,尤其是在搬运装修材料或者货物时,不宜超重,更不能把杂物留在电梯内,以免影响电梯正常运作。
其次,在电梯的维护上,维保单位应该勤快些,根据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必须至少每15天维护一次,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维保单位做得并不到位。
正是由于维护保养不足,让不少电梯提前进入老旧行列,等到电梯彻底罢工了,才发现改造更新需要大笔资金。由于资金筹措难,业主和物业往往容易陷入“口水战”。
这时,或许我们应该借鉴他人的做法,例如,南京市改造老旧电梯,一般按市政府承担60%、区政府承担30%、个人承担10%的比例配套资金。
此外,目前不少电梯都有商业性电梯广告收入,有关部门能否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将这一部分收入用于日后电梯老化时的更换或改造。
安全才能安心,安心方能安居。破解电梯维护的难题,不仅仅是各楼层业主、单位、小区物业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居民的“足下”安全。
(陈颖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