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京
海都讯 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中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为促进体育人才培养,推动体育运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却因各类作弊事件而屡陷争议。今夏,河南、辽宁等地再发类似体优生高考作弊丑闻,引发社会关注。日前,记者采访相关知情人士,详解与教育“联姻”后催生种种问题的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二级,达标不难却能获加分
在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中,运动员被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5个等级。
知情人士介绍说,虽然国际运动健将、运动健将往往能被高校免试录取,但这两个等级专业性太强,风险大、成本高,并非作弊者的主要目标,真正的健将级运动员也不需作弊,刘翔、张怡宁都是国际运动健将。等级最低的三级运动员在“市场”上受到了歧视,三级运动员成绩无法在总局网站上查询,也达不到高考降分、免试的资格。
对普通人而言,一级运动员的标准略高,非进行过专业训练难以达标。希望获得加分的作弊者往往把目光投向二级运动员。知情人士介绍说,二级运动员“性价比”最高,达到标准不难,却能在高考中获得5到20不等的加分。
项目不同,作弊各异
国家体育总局网站显示,共有56个大项的77个小项拥有运动员等级评定标准。
运动项目不同,作弊手段也有区别。比如男子100米,若想达到二级标准,电计时需要跑到11秒74,手计时需要跑到11秒50,与名次无关。一名体校田径教练向记者介绍说,冒名顶替需要教练、家长乃至裁判的配合。
和冒名顶替相比,收买裁判修改成绩是比较流行的做法。“最好是既不影响他人又成全自己,比如男子跳远比赛二级标准是6米50,前4名都跳过了6米80,如果把第5名运动员的成绩从6米40调整到6米60,既不影响他人的名次,又能使第5名运动员的成绩达到二级标准,皆大欢喜。”这名教练说。
集体项目作弊方式多是“搭顺风车”。一名从事足球培训多年的人士透露,一支球队可报名20多人,队内有13~15名好球员就够了,只要球队取得相应成绩,“零出场”的替补球员也能获得运动员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