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78年心血 父子共著一本书
一路向海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78年心血 父子共著一本书
记录了大量的泉州古代宗教石刻,被誉为“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典范”
海交馆里不少宗教石刻都是吴氏父子捐献的。图为2013年10月19日,12个阿拉伯国家的文化部门负责人参观宗教石刻
吴幼雄家里的窗台石是父亲当年淘来的宗教墓碑
 

N海都记者 陈丽娟 谢杨 吕波 实习生 刘阿惠 文/图

核心提示 有这样一本书,它曾引起海内外学者乃至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1957年,陈毅副总理出国访问时,特意带走了8本。

这是一部极具价值的书,它为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宗教、艺术、中外交通、中外古文字和宋元以来外国人在泉州一带的活动,提供了极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泉州作为古代东方最大商港的特殊风采。

这还是一本令人扼腕感慨的书。始作者为编这一本书,耗尽了一生的心血,蒙受了一身的苦痛;他没有因为这本书的出版,尝到功成的喜悦,却带着无尽的遗憾,于1969年悄然辞世。

这本书,名为《泉州宗教石刻》,被誉为“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典范”。书上印着两位作者:吴文良和吴幼雄。

他们是父子。完成这本书,他们一共用了78年。

石刻考古 见证千年外交史

泉州市区县后街彩笔巷,顺着一条青石板路走过去,就是吴幼雄的家。厚重的大门,为整座宅子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和大多数泉州人一样,吴幼雄的待客之道是泡茶,烧水的壶就放在手边的窗台上,窗台石是一块墓碑。

吴幼雄已经习惯了客人们惊讶的眼神,他站起身,介绍客厅的大门。大门的石柱,由三块不同的石头拼接而成。最下方是印度教石刻,中间是佛教石刻,最上方又是印度教石刻。整座房子,凝结了他和父亲吴文良一生的心血。

吴文良,泉州市著名的宗教石刻考古专家。如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数百方宗教石刻,大多是吴文良捐赠的,是泉州一千多年对外交流史的重要见证。

如,1946年,吴文良从石匠店抢救出的一方古拉丁文字墓碑,不仅见证了元代泉州有天主教,而且至少有两座天主教堂,为元代泉州与欧洲交通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物证。

数百私藏 一次性捐予国家

吴文良对宗教石刻的热爱,源于其大学期间听了一场考古学家张星烺教授关于泉州考古方面的学术报告会。上世纪20年代,他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回到泉州,成了一位中学历史老师,并开始搜集、研究古代侨居泉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等留下的宗教石刻。

在吴幼雄的记忆里,父亲只要有空,就到古城墙附近去搜集石头,或是到别人家里买。那时,许多石刻散落在民间,很多人不懂得它的价值,甚至用来围猪圈的都有。父亲每月的工资,几乎都花在了这上面。有的石头,甚至是父亲一个月的薪水。收集的石刻越来越多,家里都堆不下,索性“装饰”在大门、窗台上,而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日子却过得十分拮据。

但最令家人意想不到的是,上世纪50年代,如此痴迷石刻的吴文良特别“大方”,他将多年私藏的近两百方石刻,一股脑全都捐给了国家。

78载研究 成就“百科全书”

吴文良将他对石刻的研究灌注在了写作上。1957年,他耗费多年心血著成的《泉州宗教石刻》出版,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当年,陈毅副总理出国访问,特意向吴文良要了8本带走。

1965年,中科院院士、享有世界声誉的考古学大师夏鼐先生,希望吴增订原著。可惜次年赶上“文革”,增订工作被迫中断。更遗憾的是,因有海外学者曾与他就书中问题进行书信商榷,吴文良遭人诬陷,1969年,抱憾辞世。

1958年,吴幼雄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为圆父亲的遗愿,他一直从事石刻兼海外交通史研究。结合自己多年的成果,终于在2005年出版《泉州宗教石刻(增订本)》。

至此,父子俩前后共78年的研究,终于成就了一部完整的泉州宗教石刻“百科全书”。

增订本问世当年,学界即这样评价:这本书汇集了泉州地方遗存古代宗教建筑和坟墓的石刻遗物,为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宗教、艺术、中外交通、中外古文字和宋元以来外国人在泉州一带的活动提供了极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泉州作为古代东方最大商港的特殊风采。

□下期预告 海丝故事2:一座馆

23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团抵达泉州,亲自为泉州海交馆新馆剪彩。这份殊荣,海交馆工作人员多年来一直引以为傲。可谁曾知道,声名远播的泉州海交馆新馆,却在当年的筹建过程中差点“夭折”?究竟背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敬请关注明天报道。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