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教育/小记者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非遗”技艺 折服海都小记者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技艺 折服海都小记者
他们走进省非遗中心博览苑,采访非遗传承人
小记者们认真地看老师进行软木画创作
 

N海都记者 李建芳 黄启鹏 见习记者 黄飞燕 许毅栋 实习生 张燕 谢培标 张辉 文/图

海都讯“有些传统的东西,我们想要教孩子,却又不专业。小记者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11期小记者刘梓鑫的爸爸说。

上周二,我们组织第11期海都小记者前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中心博览苑,与软木画、剪纸、咏春拳、寿山石雕、泥塑的5位“非遗”传承人及其弟子来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事先做足功课的小记者们,在现场和师傅们“侃侃而谈”,提问、聆听、记笔记、追问……在现场,小记者们有模有样地过了一回当记者的瘾,并抓住机会,和师傅们“拜师学艺”。

精巧“非遗”小记者叹为观止

“哇,好漂亮啊!”刚走进“非遗”传人柘荣剪纸吴秋凤老师的剪纸手工坊,小记者马上被周围各式各样、精细精致的剪纸作品吸引住了。

“老师,这样一只小蝴蝶您要剪多久?”小记者看着吴秋凤老师手中小蝴蝶问道。“就在等你们进门的一会儿时间剪的呀。”吴老师笑答,说话间,吴老师已经将蝴蝶剪完,将红纸摊开,栩栩如生的蝴蝶仿佛落在手上。

在寿山石雕的展览室里,琳琅满目的寿山石雕作品深深地吸引着孩子,桌面上寿山石原材料和水砂纸更让小记者们充满好奇。

好奇心强提问接二连三

一进入泥塑传承人陈世善老人的工作室,两尊陈世善老人的自塑像立即吸引了小记者的目光,他们惊呼:“好像啊!”

见陈世善老人和蔼可亲,小记者们也打开了话匣子,“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泥塑的?”“泥塑是用什么泥巴做的?”“做一个普通形状大小的泥塑要多长时间?”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这个展柜里为什么放了一杯水?”当老师给小记者们介绍寿山石雕作品时,细心的小记者黄予越发现展品《九龙戏珠》的玻璃箱里放着一杯水。原来,这是为了增加空气湿度,达到保护寿山石的目的。

看着小记者聂明浩本子上搜集的关于咏春拳的笔记,咏春拳传承弟子郑丽珠师傅还认真地给这些网上资料纠起了错,“咏春拳出名后,网络出现了关于咏春拳的各种说法,其中很多都是不实的”。

拜师学艺小记者学了几招

好容易采访到非遗传承人,怎么能不顺手学点东西回去呢?陈世善老人教小记者们做简单的泥塑作品。只见他随手拿起一点黏土,轻轻地揉捏,一条鱼的形状就出来了……而在咏春拳展厅,郑丽珠师傅耐心地指导小记者练拳:“抱拳的时候夹住手臂;下蹲,扎马步脚尖成内八字;出拳的时候注意手的寸劲……”

小记者书写“非遗”用刀“绘”成的软木画

11期海都小记者 王锦程(师大附小五年3班)

福州软木画,是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三宝”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软木画老师的工作室,一股浓烈的木头味儿扑鼻而来。经过老师同意,我拿起一块软木仔细观看。它已经经过脱水、晒干、防虫处理。这块没加工过的软木,外表摸起来十分粗糙。我用指甲掐了掐里面,软软的,和橡皮擦一样富有弹性。老师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国外进口的,有的比手掌还厚,有的薄如纸张。”

在雕刻台上,有一个贴着“刻刀”标志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从大到小、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支“刀形队”:有圆刀、大刀、锉刀、尖刀、小刀……老师一一讲解:圆刀是用于刻弧形、大刀用于削片、小刀用于精雕……软木画就是用这些特制的刀具“绘”出来的艺术品。

“软木画分为全立体、双面屏风式、单面立体。”老师一面介绍,一面向我们展示作品。我指着《千年榕树》上几只展翅欲飞的白鹤问道:“这也是软木刻成的吗?”“不,它们是用通心草做的。”老师答道。真是太神奇了!我最喜欢的是圆形的、双面屏风式的《渔歌子》,一位渔翁正悠闲自在地划着一条小船,让我想起那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的诗句。

回家的公交车上,我一边看着手掌心里老师送给我的“椰子树”软木画,一边想到老师说的,目前福州能将软木画做得很好的也就百人左右,我不禁想:我能去学习软木画吗?

探秘寿山石

11期海都小记者 董梧铮(二附小五年2班)

寿山石展厅中,一个展柜吸引了我们的眼球,里面摆放着的是一件件经过精雕细琢的展品,这里有纯白透明的精致印章,也有绿如碧玉的美丽挂坠,还有火红透亮的“九龙戏珠”,更有表皮深黑、内部金黄的栩栩栩如生的小甲虫。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展品,令我啧啧赞奇。

展柜前有一个木桌,坐在木桌后的便是寿山石传承人了,我们一围上去,马上注意到了桌上泡在水里的几张砂纸,这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泡在水里呢?传承人耐心地向我们解释:这些都是水砂纸,专门用来打磨寿山石,使刀痕消失,并让寿山石更有光泽。没想到寿山石除了雕刻以外,还有这道工序,我直呼惊奇。传承人给

我们演示了一下,她用一张砂纸轻轻磨了一下寿山石,一股白白的石浆流出,我用手指沾了一下,闻了闻,气味怪怪的,很酸。

“寿山石都有瑕疵,扔掉太浪费,留着又缺乏观赏性,那怎么处理呢?”我问。传承人告诉我,这些瑕疵一般都把它雕成柳树、波纹等,“大自然本来就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漏洞补好。”

巧手“剪”天工

11期海都小记者 刘梓鑫(茶园山小学六年7班)

我和我的小伙伴一同采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传人——吴秋凤。

一个古香古色的小房间里,我们见到了吴秋凤老师,她正坐在屋子的尽头剪纸。我们悄无声息地走进去,蹑手蹑脚地围在老师的周围。“这幅作品除了白鹭和太阳是画的,其他全是用剪纸剪的!”老师话音未落,我们就惊叹连连:“这像是画的!不像剪的!”我们望着这幅让我们惊艳的佳作,不住地赞叹老师的手艺。

接下来,老师又教了我们剪“寿”和“喜”的字样。看看老师的作品,再看看我们作品,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呢!

探访咏春拳的奥秘

11期海都小记者 江若可(鼓一小六年9班)

我们海都小记者来到三坊七巷,采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的继承人——郑丽珠师傅。

郑师傅告诉我们,詠春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中南拳的一个分支,此拳传于福建福清南少林,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名“咏春拳”。这位看起来只有20多岁的姐姐告诉我们,她学咏春拳已经4年了。她还现场表演了一套拳,我们一个个惊呆了,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我黏着郑师傅问道:“姐姐,咏春拳有级数吗?”“没有,百度上的都是假的哦!”“您觉得咏春拳是拿来干什么用的呢?”“当然是防身用!”

临告别时,郑师傅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希望你们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做一些宣传和保护的工作!”

神奇的泥塑

11期海都小记者 林洁西(模范小学四年4班)

在一间古香古色的展馆里,我们见到了泥塑传承人——83岁的陈世善老爷爷。这是一位和蔼而又风趣的老人家,虽然年事已高却思维敏捷,妙语连珠。

据陈老介绍,他7岁开始就对玩泥巴感兴趣,但父亲是位中医,希望他能子承父业,很反对他往泥塑方面发展。但陈爷爷没有因为家人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始终保持着对泥塑的热情。目前,陈老已经有很多学生,其中出勤率最高的学员是79岁的曾国钦老人。陈老的女儿也走上了泥塑创作的道路。

在陈老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栩栩如生的泥塑,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泥塑作品就是那尊《万圣节之梦——555个鬼面具》。陈老告诉我们,这555个鬼面具每一个神情都不同,五谐音“无”,即“无鬼”,表示吉祥,完成这样大型的作品需要8个月的时间。我们听得非常入神,完全沉浸在泥塑的世界里。

陈爷爷还手把手地教我们捏一些简单的泥塑。那些黑灰色的黏土,在陈老手中随意揉捏几下,就变成了小鱼、葫芦、骰子等。我也跃跃欲试,没想到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花了十几分钟,才勉勉强强做了个六面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