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本书”居首 被赞最具“海丝精神”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泉州十大“海丝故事”评选最终名单昨揭晓
“一本书”居首 被赞最具“海丝精神”

评选会上,专家们对“海丝故事”进行评选
 

N海都记者陈丽娟徐锡思谢向明见习记者夏鹏程实习生林巧巧文/图

核心提示 专业人士眼中的泉州十大“海丝故事” 都是哪些呢?会不会与大众读者的选择不一样?

昨天下午,来自泉州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市文广新局、旅游局、外经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专业研究泉州“海丝”历史与文化的相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座谈。由16人组成的评委团投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十大“海丝故事”。

果然,15个候选故事里,公众投票和专家投票相差最大的,是13号故事“一座桥”。在读者心中位列榜首的故事,在专家眼里并不讨好,屈居第八名。这背后到底有哪些更专业的说道呢?

当然,专家和公众的投票结果,尽管故事排名的前后顺序不一样,但双方选择“海丝故事”的总体方向还是基本相似的,尤其是1号故事“一本书”,认可度最高。

我们根据专家和公众的投票分计算了权重比例,泉州十大“海丝故事”评选,最终名单敲定为:01一本书、13一座桥、09一座山、02一座馆、15一座寺、03一个姓、14一艘船、04一条街、06一缕香、10一尊瓷。

怎么样?你选中了几个?不要走开,活动还没有结束——随着泉州十大“海丝故事”名单出炉,我们将马上选出5名幸运读者,出任“海丝文化观察员”。观察员们将有机会与海都记者一起,访问东盟国家,探寻当地的“海丝”印记。

投票现场 小故事串出大概念

昨天下午,泉州十大“海丝故事”评选评委团齐聚泉州世界贸易中心一楼会议室,共同举荐十大“海丝故事”。海峡都市报社总编辑吴光辉,担任此次专家评委会主任。

吴光辉介绍说,泉州是最具特殊地位的“海丝”城市,在全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格局里,负重要使命,这也是泉州市委宣传部与本报联合推出此次大型策划的缘起。海都报试图通过15个“小而精”的故事,生动活泼地向读者推介泉州的“海丝”文化。报道推出后,网络上反响特别热烈。我们期待,这次的策划报道,能发挥媒体的宣传优势,助力泉州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系列工作进一步展开,“先炒热‘海丝’这一概念,再让泉州的‘海丝’文化深入人心”。

评委团成员、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国防说,海都报通过15个“海丝故事”,既挖掘了泉州“海丝”的历史内涵,又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氛围,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用讲故事的形式宣传“海丝”文化,以小见大,形式新颖。

随后,评委团16人现场再次仔细阅读了15个候选的“海丝故事”,并投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十大“海丝故事”:一本书、一座馆、一座山、一座寺、一个姓、一尊瓷、一艘船、一条街、一座桥、一缕香。

专家比读者还纠结

专家投票的结果中,除了故事“一本书”以16票全数通过外,有多个故事争议比较激烈,并列排名现象非常明显。

例如,“一座馆”、“一座山”、“一座寺”这3个故事得分都是15票,并列第二名;“一尊瓷”和“一艘船”得分都是13票,并列第六名;“一条街”和“一座桥”同时位列第八名。

公众投票时悬念最大的“一尊瓷”和“一碗羹”,在专家眼里反而泾渭分明,“一碗羹”与“一部片”、“一棵树”、“一杯茶”、“一条路”等5个故事最终被票选出围。

为什么专家们对“一本书”都高度赞扬?泉州市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说,这本书几乎将泉州所有的宗教石刻都搜罗了进去,是业界公认的、研究泉州“海丝”的必看之书,也是泉州多元文化的典范代表。而吴文良父子苦心耕耘,花一辈子心血写一本书,这种坚韧的治学态度最具“海丝精神”,票都投给它,是实至名归。

悬念最终一见分晓

公众投票和专家投票相差较大的,就是“一座桥”了。在读者心中位居榜首的故事,在专家眼里却并不讨好,只得了第八名。其中到底有什么说道呢?

泉州市府文庙管理所主任何振良揭开答案。他说,与“一本书”不同,故事里的那本书描绘了泉州所有的宗教石刻,这本书最独特,也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而“一座桥”,固然,故事里的安平桥是泉州海丝文化的典型象征之一,但泉州可以代表“海丝”文化的桥中,安平桥并不具备唯一性,比如,还有洛阳桥,名声也很大。

至于此前呼声较高的“一碗羹”,在这次专家投票中,只得了5票,最终被排除于“十大”之外。泉州市文保中心研究员陈鹏解释说,考虑到德化陶瓷从古至今的对外影响力,公众投票中悬念最大的“一碗羹”与“一尊瓷”,两个故事完全不具可比性。

当然,专家和公众的投票结果,尽管故事排名的前后顺序不一样,但选择“海丝故事”的总体方向还是基本相似的。我们按读者60%、专家40%的比例统计,算出权重分,最终敲定泉州十大“海丝故事”名单,依次为:一本书、一座桥、一座山、一座馆、一座寺、一个姓、一艘船、一条街、一缕香、一尊瓷。

□海丝畅想

期待“海丝故事”成为栏目长期包装

“故事评选完了,就这样打住了吗?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海丝故事,让国内外的人都更好地认识泉州。”昨天,泉州市外经局副局长廖雅滨期望说,“海丝故事”不应该止步于评选结果出炉,可以当作一个栏目继续包装,是推广“海丝”文化很好的招牌,希望能长期读到更精彩的“海丝故事”。

“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晓泉州的海丝历史,才会有更强的传承和前行动力。”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赞同说,每个“海丝故事”的背后,都有附带的景点,如果能跟旅游结合起来,通过网络传播等途径,让到泉州来游玩的人,带着印证、见证故事的好奇心而来,相信会更大地提升泉州的影响力。

第二阶段报道 即将展现更多精彩

“我们即将展开第二阶段的报道,到东盟国家展开采访。”海峡都市报社副社长、闽南版报社总编辑林华现场回应。

他介绍说,本次泉州十大“海丝故事”评选,前期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对于这样一个全省见报、连续报道的策划来说,时间紧、任务重,本报的采编团队表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最终见报的15个“海丝故事”,以小见大,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泉州的“海丝”历史和现实,活的“海丝”。

本次策划报道,投入了20多个版,大力度的推广也引发了空前的影响。“通过15个故事,希望能够唤起更多对海丝碎片的挖掘,引来更多的好故事。”林华介绍,在刊登故事的阶段,很多读者、市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本报还推出“海丝文化一日游”互动,来自福、厦、漳、泉等地的30名读者成功报名体验;接下来精彩还将继续,本报的后续活动,将从更多的角度对泉州“海丝”文化进行报道和互动,欢迎市民、读者、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政要员透露 新“海丝”建设构想

新时期,泉州将如何融入“一带一路”?

座谈会上,泉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刘曙庆提纲挈领,透露了市里一些构思和举措。他介绍,目前,泉州市正争取规划支持,成立“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和联络组,争取总体方案获国家相关部委批准。泉州市首期还梳理融入“海丝”建设项目48个,并加速了经贸拓展。

在未来的构想中,泉州市将进一步培育“海丝”文化交流品牌,打造“海丝”文化展示中心,同时推进“海丝”文化产业开放开发,推动泉州与“海丝”国家间在茶文化、雕艺文化、陶瓷文化、香道文化等方面合作。泉州还将力促地区间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及建立更加开放的双向投资服务机制,推动政务服务环境的国际化。

推广“海丝”文化企业平台提出愿景

泉州世界贸易中心是泉州十大“海丝故事”评选活动的独家赞助商。昨日,董事长特别助理王庆德表示,泉州世界贸易中心致力于将泉州的企业和品牌推向世界,弘扬“海丝”文化;作为唯一全省发行的市民报,海峡都市报的本次策划,在推广泉州品牌、弘扬“海丝”文化等方面,吻合了双方的定位,因此决定携手本报一起为泉州“海丝”建设尽一份力。

“打通对外连通的渠道,搭建面向全球的平台,泉州世界贸易中心将为泉州企业和品牌的崛起,做出区域贡献。”泉州世界贸易中心总经理许振海介绍,世界贸易中心落地一个城市,就为当地企业打开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泉州世界贸易中心是世界贸易中心协会全球第310家一级成员单位、全国第17家一级成员单位官方权威机构,能共享分布于全球400多个主要城市的“商业联合国”贸易设施和服务一体化网络资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