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5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变电箱旁烧垃圾,危险!
延续古韵 留住乡愁
30位状元晋级
“江口车”乱象回潮 随意变道隐患大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续古韵 留住乡愁
一座古桥、一条古街、一条绶溪,承载了代代莆田人的记忆;青山绿水,红厝古居,更显兴化风韵
“店仔头古街”沿线建筑,都按照莆田传统民居古厝设计
吴公庙得到原样保护
绶溪上的延寿古桥,已有900年历史
 

N海都记者 陈晋 李伟强 马俊杰 文/图

海都讯 二十多年前,延寿桥还是绶溪上的一道飞虹,行人商贾南来北往,好不热闹;在延寿村百姓眼中,延寿桥不仅仅是通行要道,更承载了当地几代人的记忆。村民挑着扁担,走过石桥,到店仔头码头乘船,一路畅游至涵江做生意,来来往往,为这座城留下了商贸繁华的烙印。

现在,当绶溪公园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延寿桥仍独赋古韵,悄然藏身荔林深处,留给后人难以忘怀的乡愁。

挑扁担走古桥 店仔头老街证兴衰

“30年前,这座桥曾是村民出行到绶溪对岸的唯一通道。”提起延寿桥的历史,延寿村村民李老伯感触甚多,今年60多岁的他依旧像往常一样,每天都要来到延寿桥上坐坐。

李老伯告诉记者,过去村民都挑着扁担,穿梭在延寿桥上,从离桥不远处的店仔头码头乘船北上,顺着绶溪来到涵江。“当年的涵江曾是‘东方威尼斯’,商贸繁华,做生意的人特多,有的货船也会顺着城涵河道来到绶溪。”李老伯说,到了上世纪80年代,陆路交通逐渐完善,乘船出行的越来越少,村民也陆陆续续外出打工,以往挑扁担、走古桥的情景渐渐被人淡忘。

提起店仔头码头,不得不说到这里盛极一时的古街——店仔头古街。昨日,记者来到这条古街,老村民李老先生介绍,店仔头古街现今仍有十多间老店铺,但部分已成为住房,远不及当年的繁荣。

“过去很多货物都会在店仔头码头装卸,因此附近陆续开设了很多小商铺,有京果食什、纱布、面食饼店、水产、箩筐、酱油豆腐作坊、铁器农具等。”李老先生说,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抗战时期,店仔头码头来往船只密集,商旅顾客络绎不绝。

1958年8月因一场特大水灾,古街被毁。如今,这里拟建绶溪公园的文化、娱乐商圈,形成惠及周边各个社区的活动场所。

清风明月秀港城 有山有水有乡愁

除了古街古桥被原汁原味地保护、发展起来,公园内的许多文物也被原址保护,并修旧如旧,使得公园更具韵味。公园改造按照“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序进行。如今,一幅融合了青山、绿水、红厝,“清风明月秀港城”的山水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了解到,莆田计划迁建至绶溪公园的文物建筑有7座,其中已迁建3座,包括翁氏古民居、柯氏修史堂和朱天贵祠。计划迁建4座,包括刘克庄纪念园、薛公池·咏归亭、郭氏古民居、林氏古民居。吴公庙也将进行原地保护修缮。这些有着深厚历史人文积淀的“回忆”都将融入到红花绿叶之中,彰显出浓郁的“绶溪元素”,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延寿村村民告诉记者,沿着绶溪公园内的林间小道,随处都可找到属于自己的乡愁,每一处都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这些都是留给子孙后代丰富的精神财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