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4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留守,只因没有勇气告别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第30个教师节,海都记者深入武平、厦门、泉港等地,对话10位曾经或仍在武平任教的老师,追溯“教师”的生存状态——
留守,只因没有勇气告别

 

第30个教师节特别策划 深度

N海都记者 叶琦 见习记者 黄飞燕

每一位高考生的心里,都有一段关于“高三”的记忆。

每一位看过《高三》纪录片的人,都记得片里有一位老师名叫王锦春。

这部拍摄于十年前的纪录片,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些陌生,而片子里的武平一中,在2009年创造了一校“双状元”的神话之后,一度声名鹊起,又在近五年渐渐归于沉寂。

当年那些花儿已经各自奔天涯,当年那些老师如今安在?

今天是第30个教师节,在这个朴素的节日来临前,海都记者回访了10位曾经或仍在武平任教的老师,试图从他们身上追溯“教师”这个职业的生存状况。

王锦春:喧嚣过后是沉寂

(1989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8月分配至武平一中任教,2010年调到武平二中任语文高级教师。纪录片《高三》中的主人公,从教25年带了21届高三毕业生。)

关于高考:清北是唯一标准

“你给我拿出半条命来,我不要你一条命。因为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同学因为读书读得非常勤奋,非常刻苦,然后就不行了……”在《高三》纪录片里,这个略带一点乡土口音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王锦春,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纪录片在香港获奖,也带火了王锦春。对于媒体采访,王锦春已经见怪不怪。这几年,还有不少外省的学校不远千里邀请他去做报告。王锦春笑称,自己因纪录片多了一些所谓的“浮名”。

教师节前半个月,海都记者在武平见到王锦春,白色T恤、便西裤加凉鞋,依旧是《高三》纪录片里那位质朴的老师,不同的是,当年的黑发变成了银白色,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也让他走路时一拐一拐的,略显痛苦状。医生今年让他卧床休息一个月,彻底治疗,王锦春却不愿意离校养病,“在学生马上要出高考成绩的时候,要是没有办法见证,是很遗憾的。就像是庄稼要熟了,而你没办法亲自收割一样。”

自从在武平一中教出了实验班“双状元”后,2011年王锦春到武平二中接手新一届高一“实验班”,压力很大,但熬过来了。今年高考,班上出了2位考上清华和北大的学生,这也是武平县自2009年“双状元”之后,五年来再次有学生考上清华和北大。

在王锦春心目中,清华和北大才是衡量高考质量的唯一标准。“现在谈上本科、上重点大学根本没意义,比的就是上清华、北大。虽然大家嘴上都不说,但心里都知道,一所学校好不好,看的也就是有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关于教学:用诗意感染学生

对于教师这两个字,王锦春把它一分为二地看:教师首先是职业,职业应该做到尽职尽责,对得起那份工资;教师同时也是事业,既然是事业,“就要有诗意地在这片园地里去驰骋”。

王锦春在教学上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每个老师教育学生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但是怎么去包装,得到的效果就不一样。”

很多老师劝告学生珍惜时间,会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样的话让学生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王锦春的绝招是用诗句来激励学生,比如“朱熹说,‘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姜育恒说,‘春天还在等候,秋叶无声飘过’……”

王锦春读诗的时候很有一番澎湃的激情,正如他愿意很有诗意很有激情地去当一位班主任,去感染他的学生。

关于出走:没有勇气告别

这些年,离开武平一中的老师不下数十位,当年的同事,有的当了校领导,有的乔迁大都市,这些世俗的比照,不免烦扰心境,王锦春聊以自慰的便只剩下桃李满天下。

这几年总有人问王锦春,那么多武平的老师都走了,凭你的知名度为什么不走?“我真可以走,当年石狮两所中学给出了很好的条件,我没去;厦门也有人用激将法请我去,但我都没去。”王锦春说,告别熟悉的旧环境,到新的城市打拼,他担心自己劳而无功。之所以继续留在家乡教武平的学生,不代表他有多么高尚,而是性格决定命运。在学生的眼中,王老师或可生活得更好,只可惜没有勇气告别。

王锦春说,最近他开始看一些佛教的书,尤其喜欢那首颇有些禅味的《见或不见》,“一切喧嚣过后,都会沉寂”。他说,如果有一天走下讲台,他最想做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出去走走,去圣洁的西藏看看。

蓝启禄:传奇还在延续

(199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后回到武平任教。1998年调到武平一中,2010年调到武平二中任物理高级教师。从教21年带了15届高三毕业生,历任多届毕业班班主任、年段长,人称“蓝清华”。)

关于职业:起得和屠夫一样早

2002年,他任教的班级有2位学生考出全县最高分680分,被清华大学录取;2003年,有7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2009年,有5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包括当年的“双状元”。在武平这个小县城里,蓝启禄正是带出高考“双状元”的班主任,“蓝清华”、“蓝状元”的称号一时间接踵而来。

2010年,蓝启禄到武平二中任教,带了三年理科“实验班”。说起这一届学生的高考成绩,蓝老师如数家珍:“今年全校理科考生600分以上的有35个,自己班上就有20个,其中2个上了清华、北大,还有2个也够到北大医学部和清华国防生的录取线了,不愿意去,最后录取了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

“带高三很累,真的很累。”蓝启禄说,“武平每天起得最早的两种人,一种是杀猪的,另一种就是老师。”蓝启禄说,他每天早上5:30起床,到宿舍“赶”学生起床早读,晚上督促晚自修,这么多年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家长既然信任老师,把孩子交给我,我就要负起责任来。”学生和蓝启禄关系都很好,20多年来,他一到周末还会带一些同学到公园走走、聊聊心事。在他看来,“孩子能考出去,就尽量考出去”。山区的学生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改变自己,改变家庭。

关于待遇:月收入不到四千

说到从教多年的工资待遇,已经是高级教师职称的蓝启禄说,加上当班主任等各种津贴,每个月实际到手的工资大约是3800元,除此之外,老师几乎没有其他激励机制。

“3800元,你别看武平是个小县城,物价可不低。”蓝启禄的爱人靠开小店谋生,上有年迈多病的双亲,下有即将读高三的孩子。

其实,和很多武平的老师一样,蓝启禄也曾有走出武平的机会,只是家庭的牵绊,让他始终没能踏出那一步。

在蓝启禄看来,当老师最幸福的,就是学生的牵挂,平时的一句问候,寒暑假结伴来看望自己,就是当老师最大的成就感。

正是这样一位从教21年、在高三奋战了15年的老师,谈起教师节,却有点“事不关己”。“哦,我真的不知道今年是第几个教师节。”他说,“早年教师节,还会发一些慰问品,这几年就没有了。有时候走在学校里,看到挂着‘教师节快乐’的横幅,才知道是教师节到了。”

对话武平一中校长钟隆安:教育不能杀鸡取卵

武平县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2009年“一校双状元”的神话,一度让这个偏远山区的学校平添了许多知名度,许多学生从江西等地千里迢迢赶来武平一中求学。

海都:自从2009年“双状元”之后,近五年武平一中都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您怎么看?

钟:2011年我到武平一中任职,2012届的高考学生成绩还不错,虽然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但是本一上线率达45%,考上“985”、“211”高校的学生有132人。在我看来,不能因为要培养几个上清华、北大的尖子生,就牺牲了其他学生,教育不能杀鸡取卵。

海都:听说这几年来,从武平一中离开的老师,有不少还是名师,学校的师资会受影响吗?

钟:其实在师资方面,学校也做了大量努力,包括对老师进行人文关怀、实施感情留人,帮助老师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为困难教师实施慰问补助等等。对于离开的老师,人往高处走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流动。但是凡事都要按规矩来办,不能不按常理出牌。

海都:管理一所学校最让您忧虑的是什么?

钟:最忧虑的还是教

师人才青黄不接。在武平一中的教师队伍中,如今50岁左右的在岗老师约有100人。5年后,超过50岁的教师就达到了180人。而武平一中总共只有271名老师,这就意味着,5年后,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仅有不到100名。

如今,武平县每年新进教师的数量大约是三十几人。近几年进入武平一中的新教师很少,一方面是受武平的地理和经济因素制约,无法有效吸引优秀老师,另一方面,是受限于编制,新教师也难以补充进来,要打破常规思维,如果固守编制,未来的师资问题将无法解决。

(下转A53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