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糖精加热水 青枣泡出“毒枣”
退票费这事儿“铁老大”不该打哑谜
厦门查出涉嫌台湾地沟油食品4.9吨
一年级教材 要留几篇古诗词?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级教材 要留几篇古诗词?

 

背景: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9月10日表示,她非常赞同习近平主席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说的“要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的观点。从明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9月11日《新京报》)

篇数因地而异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完全取消古典诗文肯定是不合适的,至少也应该有三五篇,但也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增加古典诗词的篇数。但到底多少篇才合适,应该由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研究、确定。

具体地说,由于各地学生和教师素质的总体情况差异很大,所以应基于各地的客观事实。比如,像北京、上海、天津等这些东部发达地区,学生素质和教师素质的总体情况好,很多孩子在一年级入学前就已经学习了许多古典诗词,那么一年级《语文》中多有几篇古典诗词就不是什么问题。而在吉林、河南、陕西、云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许多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一般甚至糟糕,所以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大量古典诗词,肯定会有不小的学习压力。因此,当我们在谈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篇数时,还务必要注意地域差异。    (胡乐乐山东)

教材稳定也重要

此前媒体报道,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将《草》《登鹳雀楼》等8首古诗全部删除。这一南一北到底要闹哪样?可以肯定的是,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教材永远不是出版社的跑马场,通过不断增删教材的内容衬托自己的重要性。

一份相对稳定的教材对教师来说,能够在不断揣摩教材的过程中得出不同的道理。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对学生来说,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多的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比如《春晓》这样的古诗,每个人都能够回忆起当年自己背诵的情节,丰盈着每个学生的回忆故事。频繁增删教材内容不妥当,期待着相对稳定教材的出现。  (王传言江苏)

不要一哄而下也不要一哄而上

对任翔所长的表态,我们都会理解为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回应。不过,我们心底里有一点疑问:古诗词一下子增加3倍,会不会矫枉过正?

习总书记不赞成的是把教材中的古典诗文去掉,但也并没有说要大幅度增加古诗文啊。有的网友猜想着教育部门会不会一夜之间把删掉的课本补回去,未来几年的考试大纲中满满当当的“曲项向天歌”,这些推测虽然有调侃的成分,但何尝不是一种警示?

对此,教育部发言人表示:一是,无论是古诗文的增加或减少,教材都需经专家委员会审定;二是,审定后的教材是不能随便更改的。

我们希望严格按程序办事,对教材调整采取严肃态度,既不要一哄而下,也不要一哄而上。 (殷国安江苏)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