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800年“民间故宫”世代耕读为本
福厦泉三地同步举办天翼4G品鉴会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800年“民间故宫”世代耕读为本

村前一片荷花塘,把村子衬托得更加美丽
雨后,走在石板路上,享受着这片古村落带来的清新气息
两只鸽子在古宅前避雨,一片祥和
 

N海都记者 阙文龙 黄启鹏 通讯员 黄水林 文/图

海都讯 连城培田村,一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被誉为“民间故宫”,荣登“中国十大最美村镇”。9月初,海都记者走进这个清幽质朴、历史底蕴深厚的古老村庄,看到培田古民居至今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宅院风情,古韵悠悠,如世外桃源般远离纷扰。

客家庄园,保存30幢高堂华屋

培田村,三面环山,一栋栋古民居绵延在绿荫之中。村口,一座青石牌坊矗立在路中,匾额上“恩荣”两个大字清晰可见。导游陈女士说,这是光绪皇帝特赐其御前值殿侍卫培田人吴拔祯的荣耀。牌坊左边一棵500多年的朴树高高耸立,牌坊右边古树下,缓缓转动的水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低吟着动听的村谣。

走进村内,每栋古民居都有灰褐色的风火墙,飞檐翘角的威严门楼,精致的木刻窗雕。“现在培田村的古建筑,共保存有30幢‘九厅十八井’形式的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家书院、2座跨街石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这个古村落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客家庄园’。”导游陈女士介绍。

走在千米古街,地上铺着整洁精致的鹅卵石,沿街两旁都是老式店铺、茶馆、肉铺、中药堂等,这里是培田主要的商业集市。古代的客家人要到汀州考秀才,常常成群结队地通过这条古街步行至汀州府,所以有人把这条街称为“秀才街”。如今虽盛景不再,但依然留着过去商贸繁华的印迹。

耕读为本,为妇女办婚育学校沿着古街行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写着“容膝居”三个字的房屋,天井墙壁上赫然书写的四个大字“可谈风月”令人遐思万千。据了解,容膝居,名出李白诗句:“楼高可采星,屋小堪容膝。”这里曾作为族中媳妇、闺女的学馆,也为培田女性开办过妇女夜校,族中女性在这里接受传统文化、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专门为妇女开办婚育学校,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极为少见。

数百年来,培田客家人以耕读为本,历史上有过18座书院、私塾和学堂。族谱中的祖训很通俗——“养子不读书,犹似养条猪”。南山书院,创办于1766年,距今有240多年历史,从书院创办至光绪三十一年的100多年科举时代中,由此步入仕途的国学生、贡生、秀才、举人、武进士等有120多人。

古村落焕新颜

吴美熙是土生土长的培田人,曾是培田小学校长,从1987年至今,他为培田的保护和开发无私奉献了27年。

“培田古民居是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这里的一砖一瓦、木刻窗雕都是文物,记录了培田人的乡愁。”吴美熙说,他和20多位老人自发成立了“培田古村落保护开发研究会”,为古民居的保护四处奔走,如今申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已从南山书院扩展到整个古村落。

在培田古村落对岸,一栋栋现代化的新农村整齐、干净,从古民居迁出的部分居民住上了新房。在培田村支书吴清熙看来,建设新村,并从古民居迁出一部分居民,改变古民居人口拥挤的状况,以守住古村落的自然风貌和乡土气息,挖掘村庄特色,打造优美的田园风光,保留好村落原始形态,让乡愁成为永恒的记忆。

□小贴士

培田村位于连城县宣和乡,走龙岩至连城高速公路在朋口收费站下高速,沿319国道行驶20多分钟即到。特色食品为连城白鸭、涮九门头(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芋子饺、漾豆腐、连城红心地瓜干等。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