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作业做完了没有?”在我们身边,恐怕没有一个小学生没被大人这样询问过。一位妈妈告诉我,暑假里,由于家里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对女儿进行“轮番轰炸”,7岁的女儿有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到后来一听到这句话就会气得大哭,还抱怨外婆是“啰嗦老太婆”。
这学期开学,为了排除女儿的“心理阴影”,这位妈妈跟孩子约法三章:“妈妈绝不再催促你写作业,你自己想做的时候再做。当然,无论作业完成与否,9点半前必须上床睡觉。”这样的招数,看起来有点“铤而走险”。这位妈妈说,刚开始,她也很担心孩子会真的不做作业,但事实证明,孩子心里“很有数”,“有时我佯装叫她去玩,她自己会说‘还有口算没做’!”
这位妈妈的做法,其实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寻求认可的心,唠叨只会让他们反感,而信任往往会收获惊喜。即使有的孩子可能会因此真的不做作业,但没交作业被老师批评的后果,也将慢慢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和合理安排时间。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是家长的重要功课。当孩子责怪妈妈“你怎么没帮我把语文书放进书包”、“你怎么还不帮我盛饭”,妈妈也许就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包办得太多,以至于让孩子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哪些是父母的义务。
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同理,父母可以给孩子建议和忠告,却无法代替孩子去经历人生。
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只有自己想好的决定,将来才不容易后悔;自己做出的选择,才能坦然面对一切结果。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律,学会对自己负责,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