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环球时报
正当许多国际媒体和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进行各种解读时,中国9月份贸易数据“意外表现强劲”。海关总署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出口同比增长15.3%,进口同比增长7%;当月贸易顺差310亿美元,较8月创下的498.3亿美元历史新高回落。
外媒:出口贸易是近几个月中国经济动力来源
美国《华尔街日报》对此分析称,中国9月份出口增速超过8月份的9.4%,且高于《华尔街日报》对15位经济学家调查得出的12.5%这一预测中值。与此同时,中国9月份进口同比增长7%,一改8月份下降2.4%的局面,但进口增加,也使得中国9月份贸易顺差从8月份的498.3亿美元收窄至310亿美元,低于预测中值420亿美元。
路透社也在13日报道中承认中国9月份贸易数据好于其预期,分析称中国出口数据之所以反弹,除了因为作为基准的去年9月份出口数据过于疲软以外,还源自于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有所好转。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近期复苏得比较不错,欧洲政策放松亦有助于经济的改善,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的出口贸易。
英国《金融时报》13日报道称,9月份中国出口实现了19个月以来的最高增速,但担心“今年第三季度中国贸易顺差是有史以来的最大顺差,这可能会给中国政府带来压力——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伙伴可能会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华尔街日报》则将这一数据与其他经济数据做对比,并认为“即便是在低迷的房地产销售、工业增加值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拖累的情况下,出口贸易也一直是最近几个月中国经济难得的动力来源”。
专家:长期外贸顺差对中国是潜伏的风险
尽管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超出预期,但似乎并未能提振金融市场投资者的热情。据路透社13日报道,A股今日低开低走,沪深股指盘中一度下跌逾1.3%,此后逐渐企稳回升。当天收盘,沪指报2366.01点,下跌8.53点,跌幅0.36%,成交1754亿元。一些外国经济学家表示,贸易数据波动很大,现在下结论说中国内需正在好转还为时尚早。效力于凯投宏观、研究中国经济的普里查德表示,即使这次进口增长也出现反弹,它也不能被视为中国国内需求增长出现拐点的信号,新兴经济体放缓似成“新常态”。
虽然有不少人对中国外贸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但也有经济学者视其为“好消息”,认为“中国经济的庞大规模足以提振人们对全球经济的信心”。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1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长期的外贸顺差对中国来说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外贸顺差越大意味着中国的外汇储备越多,而外汇随时面临着贬值的风险,对中国来说是一颗“定时炸弹”,中国外贸顺差的减小,是中国外贸走向均衡发展的表现。何茂春认为,虽然9月份的贸易数据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有限,但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积极意义,说明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中起码有一驾是稳定的,对全球经济也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